中国储能网讯:近期,储能行业负面消息缠身。
“洗牌”之势已经成为明牌,谁又将在这一轮行业洗牌中抓住机遇拉开差距呢?
在供给端产能过剩的趋势下,摆脱低层次、低水平“内卷”,拥抱需求端优质市场才是关键,也注定成为这一轮周期调整的“胜负手”。
01.储能业务含金量排序
在《再谈储能实践,哪些储能业务相对成熟?典型玩家是哪些?》一文中,按照业务成熟度及含金量高低,对几类储能业务进行了排序和介绍。
根据当时排名,TOP3的储能业务分别为:海外大型储能、海外家庭储能、国内新能源侧储能。两年过去了,这个排名至今不过时。
先说说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发展情况。
海外家庭储能,这两年爆发式增长,远超预期,但与俄乌战争及能源危机不无关系,这个扰动因素在今年下半年已经明显减弱甚至消除,海外家庭储能在度过“去库存”的低迷之后,预计将回归正常的增长。
海外家庭储能作为一个长尾且比较分散的市场,短期鱼龙混杂,草莽发展,长期品牌和渠道为王,竞争格局基本成型,具有较强品牌和渠道能力的头部企业会越来越强。
至于国内新能源侧储能,过去几年在“强制配储”的粗放式政策引领下,也是迅猛发展,超出预期,但备受诟病,正在不断纠偏,逐步向独立共享储能转变,走向更加市场化。
在愈加市场化的背景下,一方面国内大型储能的投资热度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价格竞争也更加激烈。
在国内产能供给充分甚至过剩的情况下,国内大型储能以及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参与者众,完全以成本为导向,业务含金量被打到地板上,而且市场格局呈现长期分散的状态,市场份额具有局限性。
所以,无论海外家庭储能,还是国内大型储能,亦或国内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尽管在过去一段时间取得了超预期发展,但随着扰动因素的退去,投资逐渐回归理性,竞争已经白热化,已经很难拉开差距。
02.为何是海外大型储能?
相较而言,当初给予排名第一的“海外大型储能”继续稳扎稳打,尤其对于国内储能品牌商或系统集成商而言,正是一片优质的处女地。
海外大型储能,主要包括新能源侧及电网侧尤其是风光配套储能和调峰调频储能,作为投资性生产资料使用,在北美、拉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市场比较突出。
海外大型储能的单体规模较大,动辄数百MWh甚至GWh。比如,阿特斯于2022年10月并网的美国酒红项目达1.4GWh,为全球单期投入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此外阿特斯近期还签订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1GWh储能项目。
GWh储能项目在海外已经成为常态。
不仅单体规模较大,受电网结构的先天不足及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储能需求刚性突出,业务模式清晰,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储能项目“资产化”也相对成熟,加之部分地区还有可观的补贴,尤其随着美元加息走向尾声,资金重回低成本,业务含金量还将更加明显。
此外,最重要的是,海外大型储能立足市场化真实需求,具有较好的可融资性,项目方付款条件较好,较好的预付款对于内卷的国内上游产业链充满诱惑。
良好的现金流,是国内大型储能无法企及的,而且单体项目规模越大,现金流产生的杠杆效应越大。
03.谁更占先机?
优质的海外大型储能市场,让竞争惨烈的国内储能品牌商或系统集成商垂涎三尺。
关键是如何触及这个市场。
海外大型储能市场,不同于海外家庭储能市场的简单商品买卖,也不同于国内大型储能市场简单粗暴的价格大比拼,需要更强的本土化电力系统销售及售后能力、更强的本土化开发及运维能力、更为本土化的融资能力及资产化能力,这些全生命周期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可见,海外大型储能市场,具有极高的进入壁垒。当然,有壁垒,才有超额收益。
那么谁更占先机呢?
很显然,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的国内光伏组件巨头更具先发优势,光伏组件与储能系统的销售、开发及融资等资源及能力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重合度。
以阿特斯为例,布局海外大型储能多年,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阿特斯已经拥有约26GWh储能系统订单储备,在手订单金额147.4亿元人民币(21亿美元),第三季度还在持续增加。
得益于在海外光伏市场的长期耕耘,国内组件巨头依靠先天优势,已经跻身全球储能市场前列,顺利将庞大的国内产能及技术输送到海外市场,并有望在光伏之后再造一个全球领先产业。
海外大型储能,相较于理性回归的海外家庭储能和简单粗暴的国内大型储能及用户侧工商业储能,业务含金量较好,进入壁垒更高,只有少数玩家具备这个能力尤其是深耕海外市场多年的传统光伏组件巨头,并有望在储能行业洗牌的关键阶段,摆脱低层次竞争建立更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