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储能市场进入下半年,央国企开展GWh储能产品集采已经不是新鲜事,超10 GWh储能产品招标渐成招投标市场的一大趋势。
11月26日,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发布。共7个标段预估总规模10.5GWh,其中构网型为1-3标段共4.5GWh、跟网型为4-7标段共6GWh。
这是中国央国企开启的迄今为止第二大规模的储能系统框采,十几天前,中国电建开展了国内最大规模储能系统集采。
11月13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为成员企业在2025-2026年新能源工程项目所需的储能系统设备进行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预计采购规模为16GWh。
至此,自9月份以来,中国央国企开展的GWh级别的储能集采项目已经超过了53GWh。
从这些规模越来越大的央国企集采可以窥见中国储能行业和招投标市场出现了3个特征或者趋势。
中国储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10GWh集采将成趋势
受益于新能源项目加速落地,叠加政策持续加码,作为全球三大储能市场之一,中国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数据库统计,截至2024年9月,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功率超过52GW,其中,2024年1-9月新型储能装机功率超21GW,容量规模接近于去年全年,容量规模超51GWh。
CESA储能应用分会预计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产业链产值规模或将突破7000亿元。
随着下半年储能市场进入旺季,年底前一些储能项目集中并网,越来越多央企将开展大规模的储能产品集采。
纵观国内外市场,10GWh储能订单或集采已经成为趋势,此前,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特斯拉均拿下了国际市场超10GWh储能订单,澳大利亚也在近期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电池储能招标,规模为16GWh。
招标对于储能系统安全标准提高
系统安全是支撑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近期两个央国企两个10GWh集采可以看出,招投标市场对于系统安全的标准正在提高。
中广核10.5GWh储能系统集采从电芯本体安全、集成设计、运维消防等多维度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有明确要求。
比如,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本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只接受一簇一串或一簇两串电池的方案;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储能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电池集装箱需采用外维护的方案;储能集装箱内电池区域与其他功能区域的火灾报警及其联动控制系统分开布置,火灾报警系统应布置在其他设备仓,其它设备仓和电池仓之间须有防火隔离,耐火极限不低于1h。
目前,一些主流厂商的系统集成架构中,通过“一簇一管理”的方式,将单个电池簇与单个模块的储能变流器连接使用,这样既可以简化储能BMS的架构,又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有效维护储能安全。
中电建2025-202616GWh储能设备集采也要求电池生产日期不得早于项目实际供货日期超过3个月,还要求投标人需承诺近三年供货的储能电池系统产品无火灾事故发生。
跟网型逆势起量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跟网”向“构网”转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超配PCS方式提高过载能力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可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荡等作用,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被视为应对“双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策略。
今年以来,构网型储能需求在招投标市场加速渗透,前8月国内发布构网型储能项目招标需求16.7GWh。
尤其是在全国首提强制要求加装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西藏,开启的3.02GW电力保供项目释放超的2GWh 构网型配储需求,将这一技术推上走上了应用的风口。
但在11月,一个4GWh的跟网型储能系统招标让跟网型储能系统重回人们的视线。
10月30日,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采购项目共计4GWh,4个标段均要求跟网型。
如此大规模的跟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并不多见。
不到一个月,中广核新能源10.5GWh储能系统集采再次出现6GWh跟网型,甚至超过构网型储能系统招标的容量,这说明,尽快构网型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跟网型仍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
跟网型储能以其简单可靠、成本较低的特点,在稳定性较好的电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构网型储能则以其强大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和短时高过载能力,可有效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未来,随着新能源比重的不断增加和电网稳定性的挑战日益严峻,构网型储能系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跟网型储能与构网型储能作为两大技术路径,各有千秋,将共同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