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优化市场供给促进居民消费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消费规模,因地制宜促进汽车、家电消费,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智能新型汽车和家电的消费需求。
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消费工作,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在此之前的1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接受央视媒体采访时透露,正在考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汽车消费,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他表示,今年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的消费措施,扩大居民消费。
消息一经公布为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因为2018年是中国汽车市场艰难的一年,国内汽车全年销量约2780万辆,比2017年减少了100万辆,市场销量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下滑。另据中汽协预测2019年汽车市场仍会低速运行。
在这个时间点,国家层面释放促进汽车消费的积极信号,一度被行业解读为阔别十年的“汽车下乡”政策或将重启。
一位不愿具姓名的业内人士向高工电动车(微信号:weixin-gg-ev)透露,汽车下乡政策会否重启目前尚不可知。但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释放信号,汽车产业政策已经开始做出调整,更加强调市场导向,并将从用户侧角度出发进行结构优化,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策引导为辅,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双轮驱动,可实现汽车市场更有活力的发展。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十年内,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已经实施了两个周期,汽车市场反响跟随着政策力度的减弱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2009-2010年,在购置税减半政策和汽车下乡政策双重刺激下,国内汽车产销量实现大幅增长,1.6L小排量车、微客、微卡增长迅猛。在2009年全年汽车总销量不足1000万辆,微型车市场增长了100万辆同比增长74%,增幅达到74%。
2015年9月至2016年底国家颁布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2017年又做了25%的延续优惠。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挽救了低迷的车市,2016年汽车整体市场销量增速达到18.7%,实现了2015年增长衰退后的强劲反弹。
二是,基于需求侧出发,产业政策方向由普惠制逐步转向结构性优化。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就是由普惠制转向扶优扶强,通过促进产品竞争力提升实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产业环节来看,应支持需求侧端的市场培育,精准优化市场结构。具体来说,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若干省份(例如江西、湖南、甘肃、贵州等)汽车保有量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业内的一致共识是,如果汽车下乡政策真能如愿落地,那么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产业必将获益。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在完成了一二线城市的一轮大范围推广后,广阔的农村市场很有可能成为引爆新能源汽车消费大潮的新“突破口”。
目前,农村市场主要的交通工具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以及低速电动车等。随着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和生活水平提升,汽车下乡政策必将拉动以A00级微型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在城乡地区的快速增长。
对于定位为微型电动车的长城欧拉、众泰、知豆、宝骏、新特、合众等车企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而北汽EC系列、江淮iEV系列、奇瑞eQ、比亚迪e1等热门车型也将迎来春天。与此同时,为这些车型提供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也将同步享受汽车下乡政策带来的红利。
GGII分析指出,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红利的释放,农村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市场相关推广应用政策的出台,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迎来一波井喷式的发展,从而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结构,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