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主管/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让你掌握储能产业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频道 > 图片新闻  返回

是时候根治新能源汽车补贴“副作用”了

作者:张忠岳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9-01-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国是最早启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财政补贴,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之一。从2009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以来,中央财政会同有关部门,特别是工信部、科技部,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出台了财政补贴、税收、基础设施奖励、政府采购等多项支持政策,涵盖了研发、生产、消费、运行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近几年的政策推动引导下,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产业发展也迈向从培育到成长的重要关口和新的发展阶段。

可以说,财政补贴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发展初期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财政补贴,很难想象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然而财政补贴犹如一剂猛药,既能治病,也有副作用。况且,这副作用还不少,比如部分企业“骗补”以及违规谋补、一些地方政府故意拖欠补贴、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企业发展难以摆脱补贴依赖症······

这些副作用在经过媒体的曝光之后,受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问题比如部分企业骗补、违规谋补的问题已经彻底得到解决,补贴的门槛已经提高、补贴的监督机制已经完善,漏洞可以说已经堵死。

再比如,地方保护主义泛滥的问题。此前,在国家已经有大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目录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会有自己的小目录,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有利于本地汽车企业、不利于外地汽车企业的地方政策,而这些政策往往有与国家政策相违背之处。在政策不断修订完善之后,地方目录已经被明文取消,目前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已经得到遏制。

但是,一些其他“副作用”仍然没有得到根除,笔者认为,是时候给补贴“副作用”算总账了。比如一些车企遇到的补贴被地方政府拖欠的问题。在《中国汽车报》此前的报道中,就曾经反映过此类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本身财政资金就紧张,根本无力拨付大量的财政补贴资金,加之在制定政策时考虑问题不全面,过低地预估了市场的发展速度,导致失信于民。无奈之下,或出台“法溯及既往”的新政策来给自己找台阶下,或者想办法能拖一天是一天。

笔者认为,地方政府拖欠补贴等问题急需在现阶段就得到解决。对于地方政府拖欠补贴的问题,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有专门的办事机构来协调解决,不该发的补贴坚决不发,该发的补贴、承诺过的补贴就得不少一分一毛地发给企业。虽然到2020年,财政补贴就要彻底完成退坡,但在这之前,财政补贴仍然会发挥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及时清除补贴带来的“副作用”,更有利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补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