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主管/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让你掌握储能产业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频道 > 头条  返回

多晶硅双反税率预计超20%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01-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商务部对来自欧美韩的进口多晶硅“双反”初裁有可能会在2月下旬有结果。

  昨日,记者从多方了解到,部分业内人士预计该“双反”的初裁税率可能会在20%以上。这一税率若实现的话,中国多家光伏下游生产企业在多晶硅合同的执行上也将有变。其中部分公司可能会与海外企业解约,节省一笔额外的采购开支。

  初裁税率或20%以上

  从今年元旦以后,一些多晶硅的上市公司股价就有不同程度的上扬。保利协鑫(03800.HK)的股价在节后的几天内大涨了40%;大全新能源(DQ.NYSE)的股价异动来得晚了一些,但8天内涨幅也超过了70%。

  众多光伏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多晶硅企业股价的上扬,可能与商务部或在2月底公布“双反”调查结果有关。这一时间或比原定时间有所提前。该调查从2012年11月1日开始,通常会在2013年11月1日前结束,但参与这起反倾销调查的一位律师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6月参与各方可能会全部走完流程。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他们猜测多晶硅的初裁税率有望在20%至50%之间,“初裁之后,海外的涉案多晶硅公司需向有关部门缴纳保证金。假设终裁的税率低于初裁税率的话,这笔保证金将多退少补。”但他也强调,最终的税率情况,仍要等待商务部的结果。

  而高华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则认为,此前商务部没有透露(这一“双反”案)潜在关税的规模、范围等,“我们也注意到,欧盟针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组件和关键部件的反倾销调查也从2012年9月6日已开始。”

  该券商分析师在报告中提到,尽管商务部的“双反”调查行为显示了中国政府支持处境艰难的太阳能行业,但由于2011年超过60%的中国出口太阳能产品也销往欧洲市场,中国和欧盟间的光伏贸易摩擦的日益升级,也可能为中国太阳能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合同变数

  “双反”的这一裁定,可能会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的上扬。但对国内的下游组件企业而言,萦绕它们的一个问题是,多晶硅合同该怎样执行。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多晶硅合同一共分为几种:一是长期订单(下称“长单”),确定金额和数量;另一种是执行现货价的随行就市合同。后一种已成为了包括保利协鑫、赛维、洛阳中硅、大全新能源等多晶硅上游公司最通用的方式,“中国多晶硅企业都不想失去大客户。即便他们此前与尚德、阿特斯等这样的下游公司签了“长单”,但几乎全数作废,早在去年就改成了现货合同。

  海外多晶硅供应商则不同。目前,中国的多家下游光伏公司手头上仍有40~50美元/公斤的多晶硅海外长单需执行,而市价已跌到了17~18美元/公斤。但当初买卖双方对长单做了严格约定,一旦解约,中方企业将支付大量违约金。

  尽管此前下游光伏公司——天合光能(TSL.NYSE)称,自己并没有10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合同在手,但其到底有多少未解约、仍在执行的海外多晶硅长单,并没有详尽说法。

  据业内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光伏企业与各方签订的需要执行的长单总额可能仍高达200亿~300亿美元。

  前述知情人士称,上下游公司当初在签订长单时,可能会写明一个“不可抗力”。如果彼此将“双反”也列为“不可抗力”之一的话,那么下游企业就很有可能以此作依据,与上游的海外多晶硅公司实施解约。

  目前,国内外的十大多晶硅生产厂中,仅有6家还在开工,其中美国的REC(硅烷法)生产开工率还维持100%,而包括德国瓦克、中国保利协鑫、韩国OCI等公司也只有50%到80%的开工率。国金证券(600109)统计数据表明,其他如赛维LDK、新光硅业、永祥、瑞能等公司都处于停产阶段。

  而一家国内多晶硅公司的管理层也表示,“双反”因素及光伏整体需求提升等影响,会促使今年的国内多晶硅产量有所增加,约在10万吨左右,而去年是6万吨(占全国多晶硅总销量的40%左右)。“我们这样上万吨规模的多晶硅企业,并不希望多晶硅价涨得太快,维持在25~28美元/公斤就可以了,比我们的成本略高一点。反之,如果多晶硅价格涨得太快,一些中小规模的多晶硅企业也会开始大量复苏并生产,可想而知随后又将是一场价格恶战,很快大家再度陷入亏损停产的状态。”
分享到:

关键字:多晶硅 税率 预计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