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顺利在杭州召开-中国储能网
2023 05/25 05:43:41
来源:中国储能网

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顺利在杭州召开

字体: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中国储能网讯:5月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与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联合指导,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并联合24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杭州洲际酒店召开。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主席、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陈永翀教授主持。

  大会现场

  来自行业主管机构、国内外驻华机构、科研单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系统集成商、金融机构等不同领域的1011余家产业链供应链企业,5417位嘉宾参加了本届大会,其中245家企业展示了储能产品,可谓盛装出席,涵盖系统集成、电芯、PCS、BMS、集装箱、消防、检测认证等新型储能全产业链。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以“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针对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资本市场、新型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供应链体系、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示范项目应用案例、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普及和深化应用。

  大会组委会邀请到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业顶尖专家及龙头企业代表,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嘉宾对话等深入交流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工业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大力促进储能成本下降和规模化应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据黄利斌介绍,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2/3,是能源资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是节能降碳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储能是促进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资源,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促进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黄利斌强调,发展储能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培育壮大储能产业,制定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目录,推广一批高效、低成本储能技术,推动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等应用。加快关键材料、模块、系统技术规范化推广;加快新型储能产品应用和技术升级,巩固现有产业优势,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引领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逐步拓展储能应用范围和场景,引导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和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案例,在重点行业和领域予以推广。促进新型储能和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协调发展,探索利用锂离子电池、氢储能、飞轮储能等作为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领域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进一步优化工业用能结构,促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同,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系统推进高效储能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等工作,储能多元化发展,实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行动,支持开展不同应用场景,储能标准研究,积极构建储能全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营造建设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刘亚芳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能源发展面临新的艰巨挑战,对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提出更高、更紧迫要求。得益于新能源技术快速进步,成本大幅下降,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和2022年,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均超过1亿千瓦;2022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新能源快速发展为能源安全保供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加速推进。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固有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征,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大挑战,电力系统调节性资源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对下一步新能源更大规模、更高效率开发利用构成挑战。为此,迫切需要发展包括新型储能在内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新型储能因为具有布局灵活、响应迅速、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正在收到日益提升的关注和认可,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

  刘亚芳表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安全发展,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李强总理近期在北京调研时再次强调,储能在能源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自2021年以来,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初步构建了以顶层设计文件为引导,以项目管理、调度运用、市场机制、价格和安全管理等专项政策为支撑,以试点示范、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标准体系等共性政策为保障的行业发展政策体系,为各级政府、行业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带动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快速进步,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装机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70万千瓦。

  

 大会现场

  刘亚芳指出,作为新技术、新产业,新型储能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创新突破。

  结合新型储能当前发展形势,刘亚芳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推进多元化发展。大量实践表明,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未来还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多方面的作用。当前,新型储能主要通过与电力系统源、网、荷各环节结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既要鼓励集中式储能建设,也要支持分散式、分布式储能创新发展。既要发展锂离子电池,也要鼓励液流电池、压缩空气、飞轮等技术多元化发展,从而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体系。

  二是在新型储能发展战略布局方面,要抓住重要窗口期,加快实现产业化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在2021年2022年新能源持续快速增长基础上,2023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4406万千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电光伏发电量达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必须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弥补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不足问题,支撑大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整县光伏、农村能源革命等方面迫切需求。从国际环境来看,欧美多国都已将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列为国家战略,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同时大力支持本土创新、本土制造,争当新型储能和能源转型发展引领者。“十四五”“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期、窗口期,各方面要持续加强全球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形势研判,加快健全新型储能创新发展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夯实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基础。

三是在新型储能发展实践中,要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切实推动安全发展。安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方面在工作中要统筹全产业链安全、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加快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切实保障新型储能设施安全可靠。要加强新型储能安全应急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新型储能安全发展。同时,作为新技术、新业态,并与电力系统各环节紧密结合,亟需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及关联领域标准制修订,保障新型储能更好发挥其作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致辞中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储能产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在制造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显著突出。储能已成为为国家战略,秉承“市场主导、改革推进”的发展原则。

  王泽深表示,绿色低碳转型虽已成全球大势,但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绿色发展刻不容缓。面对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和急剧上涨的碳排放成本,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调动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协同挖掘全产业链的降碳潜力,对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降碳能力的把控,也逐渐成为储能装备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王泽深表示,据有关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功率约为 8.7GW,锂离子电池储能成熟度最高,其他细分赛道产业链不断延链强链补链固链,总体市场规模约1800亿元,同比增长约240%,显示了高速增长态势。在研发创新领域,2022年储能企业有50余家发布新产品,数量超60项。从可比数据的储能企业看,2020-2022年三年储能行业平均研发强度均在15%以上,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王泽深指出,考虑到原材料供应问题逐步缓解、各地新能源配储政策逐步完善、独立储能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储能电站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GW-20GW。到2025年有望达到70GW。截至目前,全国涉及储能产业注册企业超过8万家,到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达到2-3万亿元。但预计总是赶不上实际的发展。

  王泽深指出,虽然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已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仍处于产业变革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趋势的探索之中,外资、合资、自主品牌及跨界储能新势力开始“短兵相接”,竞争陷入内卷,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难题。

  王泽深表示,对储能产业而言,以市场应用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已经逐渐成为支撑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国储能产业的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积极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更是把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

  王泽深指出,相比国家主体及其他行业,储能行业的研发力度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充分体现了储能企业并未因疫情减少研发投入,而是积极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布局,据中国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储能企业有50余家发布新产品,数量超60项。截至目前,全国涉及储能产业注册企业超过5万家,到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万—1.2万亿元;到2030年,全国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万—3万亿元。

  王泽深指出,结合“双碳”目标实现路径及在不同阶段能源清洁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要,储能在电力系统调节资源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并且承担多种功能,包括调峰调频、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保障电网安全等,短时储能和长期储能分别发挥功率调节和能量调节的作用。

  王泽深表示,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5GW。2023年考虑到原材料供应问题逐步缓解、各地新能源配储政策逐步完善、独立储能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储能电站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GW-20GW。如有成本疏导机制建立和推动下,考虑“十四五”末现有规划、在建、招标新型储能项目容量全部建成,2023-2025年间合计增量接近60GW,到2025年累计规模有望达到70GW左右。

  王泽深指出,虽然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已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仍处于产业变革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趋势的探索之中,外资、合资、自主品牌及跨界储能新势力开始“短兵相接”,竞争陷入内卷,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难题。

  王泽深表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继续发挥在储能领域的引领和协调作用,打造产学研用多赢的产业增值服务平台,推动多领域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新型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和生态关系,促进相关产业形成规模化效应,带动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我国储能产业从创新、产业、资本、人才、市场等领域深度融合,推进储能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我国新型储能国际竞争优势做出贡献。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谈文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谈文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已近过半,经历了3年疫情冲击的各个行业都在逐步恢复,储能行业也利好不断。在原材料价格回落的同时,国内大项目招标接连不断,各地对储能的支持政策也不断出台。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示,要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这是来自最高领导层对于储能行业的支持和期待。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断加速,各国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储能在内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可期,全球能源公平、独立、可持续的之旅正式启程,我们正在迎来蓬勃的高速发展期。

  谈文指出,在行业大兴的同时,我们看到行业热度持续升温,在一二级市场得到普遍关注。其他行业的朋友们纷纷跨界而来,寻求发展机会,已有的储能企业也正在向上下游拓展。但实际上,纵观储能这些年,整体向好的同时确也历经波折。自2018年锂电池储能装机突破GWh至今,我们历经了政策调整、国际局势动荡、疫情冲击、供应链动荡、储能安全事故等多重冲击,行业发展起起伏伏,目前有诸多问题仍待解决。储能电站的安全性,实际投资回报率,实际利用率、用户侧应用的审核流程等,都存在优化空间。另外,国际形势依旧动荡,储能产品出口和供应链稳定都存在风险,这些都考验我们储能人的定力与智慧。

  

  丹麦外交部丹麦投资促进局亚太区总监Jeppe Solmer先生

  丹麦外交部丹麦投资促进局亚太区总监Jeppe Solmer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丹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996年达7500万吨,到2021年减少至3000万吨。主要驱动因素体现在政府为气候变化议题作出强有力的承诺;能源领域不断发展的公私合作伙伴机制;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作为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丹麦人关注消费活动中的碳足迹。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在致辞中表示,新型能源体系与现代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核心内涵相吻合,但更加突出“安全”和“低碳”。储能在新型能源体系中承担着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的纽带作用,是同时实现“安全”和“低碳”的关键,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张益国指出,当前,我国抽水蓄能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规模迅速提升的同时,选点规划、技术标准、设备制造、成本疏导与价格机制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也日趋完善;新型储能核心技术创新快速突破,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逐步提高,试点示范有效开展,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正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良好基础。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规模占比的逐步提高,新型能源体系的逐步构建,储能技术和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期。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朱保义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朱保义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全球共识,而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在能源存储与平衡、电网调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储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南都电源自2010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内外50余个储能示范项目,储能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50GWh,业务渠道遍布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海内外捷报频传,订单储备充足,同国内外多家电力能源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朱保义介说。

  朱保义表示,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南都电源已经具备从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面技术能力;完成了从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布局;实现了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的储能应用场景全覆盖。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四雄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四雄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是储能行业发展转型之年。相较于前两年储能行业的粗放投入、野蛮增长,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行业必须走向更安全、更高效、更可靠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

  陈四雄指出,安全问题是储能系统的重中之重。目前,全球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与用户侧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火灾事故。针对储能安全问题,科华推出了S³液冷储能系统,系统构建了顶层全链条高安全性设计,从电芯、电池、电气、消防、施工、运维进行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规划,最大程度保障财产安全和人员安全。在此,也建议相关协会与组织,加快推动储能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完善和落地,引导储能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陈四雄指出,降本增效是储能系统的价值追求,也是低碳目标的核心理念。科华S³液冷储能系统,在结构上坚持“三化”理念,通过部件模块化、产品标准化、工程产品化的设计,提升系统适配性,降低安装运维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实现综合降本;在系统上采用簇级管理、智能温控均衡控制、智能3D云图等技术,延长电池寿命,缩短运维时间,提升系统综合运行效率。

  陈四雄表示,稳定可靠是储能系统的基础保障。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需要PCS等大量电力电子核心设备与电池系统的深度融合,系统集成结构复杂,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专业研发实力。科华数能传承了母公司三十五年来在电力电子方向的技术沉淀,对储能变流器、电池簇到集装箱系统等全链路,进行了多层级可靠性优化创新,为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全方位支撑。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信息装备事业部总经理裴爱国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信息装备事业部总经理裴爱国在致辞中表示,储能是双碳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技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储能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文件中,多次提及新型储能,给出明确的发展定位。国家能源主管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进一步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的顶层设计。

  裴爱国指出,针对新型储能利用率低、成本疏导难等问题,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为新能源配置储能和独立储能获取收益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今年2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能源基地跨省区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是国家层面出台的首份指导新能源基地配置储能规模的规划技术文件,明确了储能配比的重要原则、配置容量计算需考虑的关键参数等,形成了更加科学经济的储能配比方案,更加有利于储能产业有序发展。

  裴爱国指出,在多维度政策和新型电力系统实际需求的推动下,全国新型储能建设进一步提速,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870万千瓦/1805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相较于2021年底,全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超过45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110%。在建项目中,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以及钠离子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项目相继落地。

  近期,各地方政府纷纷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明确新型储能发展规模,根据各省规划,相关新型储能需求合计超过6000万千瓦。

  裴爱国指出,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新能源配置储能利用率相对较低、新型储能商业模式仍需健全、成本疏导机制有待完善、技术成熟度亟待提升、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能力仍需加强等五大挑战仍然制约着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庞文杰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庞文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下,储能市场方兴未艾,带动了以磷酸铁锂为核心的新型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储能产业在一片向好的同时,真正落实好规模化应用并不容易,解决储能安全和成本痛点,是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最大的挑战。前不久,上游材料价格的波动影响,还让行业出现短期市场观望,这些不确定性在行业整体向上的大趋势之下,并不能阻挡储能人继续向前的步伐。

   庞文杰指出,储能行业是超级而又独立的大赛道,同时也即将迎来全面储能的大时代,我们的认知在发展中不断迭代,我们不是把储能仅仅当作一个业务增长的机遇,而是把储能作为造福人类的终身事业我们围绕自由、创新、共享、有爱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凝聚力量,拥抱变化和快速迭代。

   庞文杰指出,海辰储能今年出货量瞄定25GWh目标,占据中国电力储能市场的头部位置。同时,推出了320Ah新一代电力储能专用电池,通过产品迭代、技术降本作为打通储能商业化逻辑的重要一步,助力储能规模化应用。

   庞文杰表示,现阶段全球储能市场已进入“昙花期”,我们正处在储能赛道向上快速发展的周期,行业企业都有机会成为世界级企业。

  

  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副总裁陈摄军

  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副总裁陈摄军在致辞中表示,规模化和智能化生产是发展储能产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储能产品迭代、持续降本和应用规模的关键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在《储能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化实现路径》主题报告中指出,万亿储能产业对储能性能的要求是安全、成本、寿命和可持续。他认为,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理想储能方案。

  

  欧洲储能协会秘书长 Patrick Clerens

  欧洲储能协会秘书长 Patrick Clerens 在《欧洲储能产业战略和市场设计》主题报告中指出,2022年欧洲约有4.5GW新建装机容量,2023年新建装机容量将超过6GW。2030年和2050年储能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00GW和600GW。

  Patrick Clerens 指出,欧洲储能布局目标是需要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发展,达成欧盟的气候目标要求以及确保储能应用的安全可靠。

  在碳边境机制上,Patrick Clerens 指出,要防止水泥、钢铁、铝、化肥、电力和氢气等产业的碳泄漏;确保欧盟制造业与进口产品碳足迹更平等;鼓励欧洲以外的清洁型工业发展和碳定价机制。

  针对欧盟电池法规方面,Patrick Clerens 表示,通过规范化电池设计开发、标签归类溯源、退役电池收集和循环回收的相关标准,以促进欧盟可持续性和可循环性更加完善的电池生态系统的建立。电池循环可持续和安全性要求  尽职调查,增加回收材料的应用开发等。

  欧盟电池预期产能将达886GWh/年。欧盟委员会于2023年3月16日提出《净零工业法案》旨在提高欧盟国内清洁技术设备的产能,建立一个包括电池和储能在内的8项零排放放战略技术的清单,规定到2030年欧盟净零排放战略技术的产能应至少达到欧盟年度目标的40%。

  Patrick Clerens 指出欧洲储能市场需求增加的要素主要体现在2022年能源危机、各国政府的支持以及越来越多的表前项目开发机会。

  Patrick Clerens 指出在欧盟层面上,未来政策方向总体积极。电力市场设计改革上,他建议推动对可再生能源和灵活性场景开发的投资,降低能源价格的波动,保护消费者免受价格飙升的影响。

  

  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专职委员、特级战略技术专家郑耀东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专职委员、特级战略技术专家郑耀东在《新能源弃电的储能思考》主题报告中指出,源网荷可称“三足鼎立”,但储能的体量与源网荷三者差距太大,并不是系统的第四只脚,未来使用价值发挥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唯一出路。

  据介绍,截至2022年底,南网统调装机容量3.93亿千瓦(其中火电1.65亿千瓦、水电1.22亿千瓦、核电1960.8万千瓦、风电3774.4万千瓦、光伏2936.0万千瓦、其他1856.8万千瓦,分别占42.1%、31.1%、5.0%、9.6%、7.5%、4.7%),风电和光伏装机占比较2021年分别提高了0.4、1.3个百分点;2022年,全网风电发电量7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3%,占总发电量比例5.8%;光伏发电量31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4%,占总发电量比例2.3%,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占比较2021年分别提高了1.0、0.6个百分点;新能源消纳率达到99.8%。

  

  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叶婉柔

  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叶婉柔在《登陆T时代 创“芯”大未来》主题报告中指出,2030年全球储能发展迈向TWh时代,市场将呈现规模与时长双高特点,并且对产品能力和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虽然短期市场波动较大,长期仍将持续稳定发展。

  叶婉柔表示,亿纬储能面对市场快速变化、T时代多重挑战,开发了以LF560K为代表的4h场景电池,以更便捷、更安全、更经济方式赋能储能行业。另外亿纬建设的60GWh超级工厂在电池生产和制造持续创新,旨为推动行业阶梯式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新宇

  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新宇在《拥抱储能拥抱明天》主题报告中指出,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高比例渗透是长期大趋势。带来的电能供、用平衡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系统安全与稳定、用能保障等问题与用户端用能质量日益提升的要求相背离,储能的需求随新能源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姜新宇在影响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的因素分析中指出,常规电源调节支撑能力提升,新建煤电机组全部实现灵活性制造,加快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支持退役火电机组调相功能改造,不断提高机组涉网性能;积极推进水电站依法合规增容扩机,新建水电机组应具备调相功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适度布局调峰气电等都大力提升了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同时,不同区域随新能源装机比例、电源结构、电源外送(或送入)比例的不同而对储能产生的需求有所差异。

  姜新宇还从可中断负荷建设,负荷控制、电网管理、外送支撑、抽蓄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新型储能未来应用态势。

  姜新宇认为,用政策、机制全力推动共享型储能电站的建设、发展与应用,不鼓励倒逼新能源站配置储能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既可以解决当前新能源发展的忧虑,也可以促进利用社会资源推动储能的发展,更可以保障储能电站的运营、管理与实效。需思考共享储能如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与效益的边界,加快推动建设用户侧共享机制。

  姜新宇指出,新能源渗透比例逐步提升,传统火电机组支撑电网稳定的能力在减弱;在新能源、传统火电机组联合供电体系中,必然存在某些时点上装机容量的缺失,将会导致供需平衡被破坏,保供成为重心;对于敏感性负荷越来越多的用户侧,将会导致可靠性需求不被满足;要结合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应用的用户侧储能、用户侧共享储能应逐步推广并匹配对应机制。

  

  大会现场

  姜新宇指出,储能行业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拼的是可靠性、效果与持续发展力,每一次技术创新,于储能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而言,都有可能是短暂且稚嫩的,避免为创新而进行的“创新”,行业需要以实效来验证创新,资本市场与储能行业需理性融合发展。技术跨界,需要上下融合,全力协作。技术创新需要通过案例复盘,推崇适当“回头看”的技术创新,共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姜新宇指出储能技术创新的困境,他认为,无序、无底线的价格竞争,以致力于降低成本的研究将导致行业新技术研发被拖累,内卷加剧,不利于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技术研究需要细嚼慢咽,需要冷静与沉淀。应该为行业重大新技术突破建立优先应用保护与责任共担机制,不能纯靠自主示范,更不能让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被扼杀在现行招投标机制之中。

  姜新宇表示,资本涌动之下的行业,要充分警惕被包装出来的”新技术“混迹江湖、博眼球,但并不实质性解决行业痛点与问题,最终留下一地鸡毛。

  姜新宇指出,储能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谁应该埋单储能?用户端共享储能机制如何突破?新形势下隔墙售电如何破局?电力现货交易下储能价值如何最大化?辅助服务如何被公平化利用?电网储能与第三方储能如何共存?

  姜新宇建议要加强标准建设,强化监管,确保安全与效益。新能源配储政策与独立储能的发展要求与政策导向,应大力推行分阶段配储。

  姜新宇表示,“十四五、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窗口期,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储能行业应该加强产业合作,坚持市场主导、倡导公平竞争、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标准建设,加强监督,多元发展,鼓励技术创新示范,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姜新宇指出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并提出中长期规划布局重点实施项目340个,抽水蓄能储备项目247个等目标。

  姜新宇指出,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叠加负荷峰谷差的进一步加大,将导致日内、日间电量搬移任务加重;抽蓄与新型储能、火电机组、燃气机组等结合需求侧响应能力的建设及实施,对现行的电力调控将构成挑战;新能源快充、超快速充电桩的应用,为电网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同步增加,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日内波动进一步增大了系统调峰需求。

  姜新宇表示,西北省份出现单一省份新能源低出力状态维持在5天以上,连续出现多天无风、无光的极端天气情况及日利用小时数低于5小时情况;储能功能应逐步向满足区域净负荷需求转变,而不是简单的峰谷套利及新能源消纳单一功能。

  

  深圳市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瑾

  深圳市大族锂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瑾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国 “用电慌”现象遍布全国,尤其是夏季用电高峰期,用电大户都会面临拉闸限电(如水泥、钢材等企业)风险。中国电力不足的原因是:电力供应能力不足、经济快速发展、高耗电行业迅速扩张、持续高温干旱。针对结构性用缺电问题,发展储能产业是目前最佳选择之一,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合理分配能源使用,实现削峰填谷。

  王瑾指出,当前,储能产业进入大规模商用时代,为提升储能生产线的安全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大族陆续推出30PPM、40PPM以及正在着手研发60PPM生产线。同时,大族正在全力研究如何解决高耗能制程设备的节能问题、降低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帮助客户解决制造端高成本的问题,提升单位效益。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储能产品研究院院长杨凯博士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储能产品研究院院长杨凯博士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光储融合解决方案》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比较激烈,收益模式并不明朗,利润率也都不太高,我们要持续考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给客户带来更丰富的价值。随着储能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一定要把一些附属的(除了电芯以外)装置能减就减。

  杨凯表示,天合储能产品设计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除了大家一直关心的安全性以外,也在考虑为客户带来更高的全寿命周期的价值。

  在上午的“2023储能产业高峰对话环节”,国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总工裴哲义、上海电力设计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叶军、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朱连俊、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学渊、能建时代(上海)新型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苏麟、长兴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吴建斌、美克生能源副总裁兼浙江公司总经理刘双宇、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建华分别围绕各类储能技术在电网侧、电源侧以及用户侧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商业模式将如何发展?存在那些突出问题?如何理解行业所关注的新能源强制配储?如何建立和完善独立储能成本疏导机制?兼顾安全与高效的新型储能技术该如何创新?招投标中的各种价格战对行业健康发展将带来那些影响?未来储能系统成本将如何演变?以及如何看待2023年储能产业发展形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场对话嘉宾

  会议期间还颁发了2023年度中国储能产业功勋人物奖,获奖人物分别是: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刚领、美克生能源董事长魏琼、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四雄、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朱保义、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谈文、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总裁陈翔、长兴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CEO兼董事长吴建斌、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总裁王大为、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伟增。

  

  颁奖现场

  大会期间还将发布《2023 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中国工业园区微电网发展白皮书》、《2023中国储能产业创新力发展研究报告》、《2023中国户储产业发展白皮书》等研究成果。

  根据主办方安排,为期三天的大会将从“双碳”目标下 储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专场、新型电力系统与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专场、储能安全与系统集成专场、共享储能专场、新型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专场、用户侧储能与虚拟电厂专场、储能安全与消防系统专场、长时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储能检测、认证与标准专场、锂离子电池与储能系统设计专场、智能微电网及分布式能源专场、储能资本市场专场(上、下)、储能与电力市场专场、中国西北储能市场专场、温控系统及电气设备专场等 17个专场论坛进行主题报告分享。

  

  大会现场

  中国国际储能大会(CIES)作为积极推动我国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现已成为全球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盛会之一,2019年被国内主流财经类媒体列为观察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2011年以来,CIES推动储能上下游产业链合作达千亿元。

  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储能网与数字储能网联合承办。

【责任编辑:欧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