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配电网”作为供电系统的“最后一公里”,是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电网和用户双向交互的终端平台,具有电能配送、源荷平衡、多能互补等核心功能。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分布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新要素大规模接入,给配电网带来低电压、三相不平衡、重过载等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配电网升级改造,提升承载能力迫在眉睫。
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擘画了未来三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措施。
其中,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中明确提出,要“针对性提升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网能力。”
以光伏为例,目前,解决分布式光伏消纳问题、提升低压端电网承载力,有配电网改造(变压器扩容、DVR)、集中汇流(利用10kV线路空间并网,实现台区和线路增容)、台区配储等多种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台区储能将在提升配电网对于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接网能力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早在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就曾发布过《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综合考虑近年来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速、装机规模、光伏消纳利用情况等因素,选择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6个试点省份,每个省选取5-10个试点县(市)开展试点工作。
随《通知》还发布了《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实施方案》、《省级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研究分析报告大纲》,两份文件多处提及以新型储能等提升分布式光伏接网能力,由此,“分布式光伏”逐渐走向“分布式光储”。
2024年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网需求,满足大规模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用电需求,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在电网关键节点、电网末端科学布局新型储能,提高电网灵活调节能力和稳定运行水平。
该文件虽然没有明确点名台区储能,但作为电网侧储能的一种,台区储能一般部署在电网末端。
台区储能是指安装在配电台区内,用于动态扩容、平抑负荷波动和平滑台区内新能源发电输出的储能系统,可以使整个台区变成一个稳定的负荷或电源,从而提升配电网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
相比于改造配电网,在储能设备价格持续下行的当下,在配电台区增设储能设备是更具经济性、灵活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通过扩大变压器容量、增设配电台区或更新配电导线来减少电压损耗,成本高昂。
国家层面此前对台区储能已有相关支持政策,《“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强调,在电网关键节点配置储能,支持新型储能延缓或替代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
一些地方政府也已发文鼓励建设台区储能缓解分布式光伏消纳压力,例如2023年8月23日,湖北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通知》,通知中也提出,各地应引导在消纳困难台区共建共享独立储能,由分布式光伏开发企业租赁或购买储能容量,不增加电网企业新能源消纳压力。
作为分布式光伏装机大省,2023年11月,山东先行先试,在德州市投运全国首例分布式光伏配套储能项目。
目前,山东德州、广西南宁、浙江金华等地均发布政策强制或鼓励分布式光伏项目配储。
2024年以来,台区储能的热度持续高涨,多个标志性项目成功投运。
4月15日,国内规模最大台区分布式储能项目在陕西西安近期投运。该项目总共部署安装149套台区分布式储能设备,合计规模约14.1MW/30.0MWh,分布在西安市七个区县内的130个村中。
5月31日,石家庄市栾城区北赵台柔性资源台区储能试点项目正式进入投运状态,该项目是河北南网依托电力柔性资源聚合平台建设的首个台区储能试点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100千瓦/215千瓦时。
《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今年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4574万千瓦,同比增长36%,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达2380万千瓦,再次超过集中式,随之而来的是,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不足情况愈发严峻,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50个县市分布式光伏可接网容量为0。
这意味着,随着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台区储能作为解决分布式光伏消纳的有效手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虽然被认为是储能下一个爆发的“风口”,但目前台区储能仍面临着谁来投资、标准缺失、如何配置合理容量、设备差异化,售后维护难等多个问题。
不过,三部委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制定修订一批配电网标准。对现有配电网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推动修订、加快制定、深入研究”分类形成配电网标准清单,细化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安全可靠的配电网标准体系。
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按照客观、系统、科学、可行的原则开展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电能质量、投资效益等环节的具体指标设计,探索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各省(区、市)和有关重点城市的配电网发展成效。
随着配电网标准、指标评价体系提上日程,台区储能的标准体系或将加快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