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内卷下的储能变局:央企电芯、系统自主制造进程提速-中国储能网
2024 09/10 16:01:21
来源:中国储能网

极度内卷下的储能变局:央企电芯、系统自主制造进程提速

字体:
作者:吴涛

  中国储能网讯:2024年,储能行业陷入极度内卷,系统价格一再探底,招投标市场频现最高限价,更加加剧了市场竞争。

  随着淘汰赛的深入,产业链企业不得不面对重资产、周期性的挑战,市场份额逐渐向具有技术、资金、渠道、供应链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头部企业集中,这里面就包括具有先天优势的央国企。

  作为典型的制造业,规模效应能有效降低储能产品的制造成本,而在电芯、系统方面具有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将使得成本优势更加凸显。

  2022年以来,280Ah及以上大电芯凭借成本低、内阻低、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的优势,同时在Pack端零部件使用量较少,装配工艺简化,可节省零部件、土地基建、集装箱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具有成本优势,已经加速在大储领域渗透,2024年以来,314Ah电芯正在快速取代280Ah成为大储电芯的顶流。

  另一方面,大容量标准20尺5MWh液冷储能系统比主流3.72MWh产品占地面积节省43%,成本节省26%。这一显著优势也加强了5MWh储能系统在大储市场上的渗透。

  从近期的消息来看,央企在储能大电芯、大容量系统领域的自主制造进程正在提速。

两家央企巨头发布自研储能大电芯

  9月6日,中国能建旗下从事电芯生产制造的中能瑞新厦门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中能瑞新同时发布兼容储能、动力多种应用场景的420Ah、375Ah、314Ah、306Ah、280Ah共5款电芯产品。

  中能瑞新还重点推出了新一代储能专用产品420Ah电池,该电池应用锂缓释技术,第四代超低活性锂消耗技术,对活性锂开源节流,电池寿命显著提升,循环寿命超15000次,同时,随着第三代低阻抗技术应用,420Ah电池的能量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达到96%以上,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此次电芯发布距离其成立仅两年时间,距离其宣布储能电芯研发进展取得重大突破不足3个月。

  2022年7月,中国能建下属关联公司北京中能化储科技有限公司与贝特瑞等共同成立中能瑞新(深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中能瑞新是中国能建旗下唯一电芯公司。

  2023年3月,中能瑞新与厦门签约《储能电池研发生产项目》,计划投资81亿元,规划产能30GWh;同年11月,与无锡签约《中能瑞新方形铝壳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业项目》,总投资130亿,规划产能40GWh。

  2024年5月,中国能建发布消息称,旗下中能瑞新研发的储能电芯经专家鉴定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循环寿命可达12000次以上,安全性能满足严苛的针刺测试及“全生命周期”热失控要求,并正在推动306Ah、314Ah产品迭代升级。

  在储能系统的成本构成中,电芯占比超过一半以上,作为当下国内储能市场主要的项目业主单位,电芯市场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其营收和毛利率。

  2023年,中国能建旗下企业曾开展了4.6GWh的储能电芯集中采购,今年以来至少拿下来超过7GWh的储能项目,其中多为EPC。

  通过中能瑞新实现电芯的自研自造,中国能建能够在储能产业链上形成闭环,在系统的成本制造上实现自主控制,从而在大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

  在系统集成方面,中国能建此前已经有两项重要布局。

  旗下中储科技作为集团重要的储能业务主体,专注于储能系统集成、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产品研发,并提供电化学储能电站开发、梯次回收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另一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装备工业有限公司亦聚焦以新能源、储能、综合能源为核心的三大主业,业务涵盖储能系统研发与集成、BMS电池管理系统等。

图为中能瑞新新一代储能专用产品420Ah电池

  无独有偶,另一家央企储能“巨无霸”也在近期推出了储能专用大电芯。

  9月2日,兰钧新能源携手中车株洲所共同推出酝酿多时的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大电芯。

  该款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到435Wh/L+,相较于314Ah电芯提升了6%,实现了“单电芯2.2度电”,循环寿命10000次+,日历寿命超20年,配套688Ah的20尺标准舱,系统容量提升至6.9MWh+。

  在能量密度、成本效益、能量效率以及生产线兼容性方面,相较于现有的314Ah、400+Ah和500+Ah产品均有显著提升。

  在发布会上,中车株洲所表示,双方将在储能市场上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强强联合,推动储能电芯规格的统一化进程。

  除此之外,中车株洲所牵头,与1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电芯、温控和BMS&EMS三个细分领域。

  电芯企业包括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温控领域,中车株洲所集合了英维克、海信、同飞股份、美的等主流厂商;BMS&EMS的合作企业则涵盖了协能科技、高特电子、中汇瑞德、中航华亿。

  对于此次合作,中车株洲所的表示,从系统和部件双维度定义储能系统的未来,共同定义锂电储能发展新技术。

  同一时间,中车株洲所发布了名为CESS-4.0“变形金刚”的解决方案,容量高达6.904MWh/7.4MWh,包括DC 1500V(直流侧电压)的系统和DC2000V系统。

  该产品的容量仅次于远景储能近期推出的最大单箱8MWh储能系统。

  与中能瑞新同一年成立的中车株洲所是央企中国中车集团的全资孙公司,成立后的两年时间里,中车株洲所在国内储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跑马圈地,成为行业名副其实的“黑马”。

  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 8月公布的其最新的《2024 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中,中车株洲所排名第三,在亚太地区,中车株洲所位列第一。

  与短期内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相比,中车株洲所在招投标市场中标价格屡创新低同样引人注目。

  2023年12月,中车株洲所以0.638元/Wh的低价成功中标广东能源集团的储能系统项目,刷新了行业当时最低纪录。

  今年7月17日,包头铝业产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135MW/540MWh电化学储能工程Ⅱ标段(直流侧)中车株洲以0.435元/Wh的价格中标,再次震惊整个行业。

  对于其在短时间崛起并且频频以低价投标,一篇文章援引中车株洲所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储能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建立行业领先的供应链体系是中车株洲所的关键战略控制点。”

  另一篇文章则报道了中车株洲所8月在“向储同行,合力共达”工商业储能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介绍其进军工商储的战略布局及招投标市场屡出低价的原因。

  文章称,“据大会参会人员反馈,中车株洲所之所以能够提供较低的价格,部分原因在于其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技术优势,中车株洲所目前已建立起从电池PACK、电池簇到BMS、PCS、EMS、储能系统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同时其自研的核心零部件能够帮助提升整体系统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这也说明了,中车株洲所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建立起从电池PACK、电池簇到BMS、PCS、EMS、储能系统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已经成为其降低成本,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

图为兰钧新能源与中车株洲所推出的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大电芯

多家央/国企加快储能系统及电池自研自产

  除了中国能建、中车株洲所,多家央/国企也加快了储能系统及电池自主研发的步伐。

  今年2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重组整合旗下储能公司,成立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被业界称为“储能巨无霸”,其持股方包括平高集团、许继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索英电气等头部企业。

  尤其是持股企业中还包括电池业“一哥”宁德时代,且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未来是否会进行储能电池的制造将是业内持续关注的焦点。

  国家电投旗下的融和元储,在2023年发布了工商储产品天禄Plus(容量为261kWh)、20尺单箱2.5MW/5.016MWh高能量密度液冷系列产品“玄武”。

  南方电网旗下的南网科技,在2022年新建了1GWh先进储能电池Pack自动生产线。目前,产品已覆盖风冷/液冷储能电池Pack、配用电柜式储能系统、大容量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等。

  中国邮政旗下中铁投实业今年2月与扬州市广陵区政府签约,拟投资建设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化项目及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其中,储能电池项目规划年产能14GWh。

  三峡集团在锂电、钠电方面均有布局。

  钠电方面,旗下三峡能源与阜阳市政府、中科海钠携手,于2021年在阜阳市建设了5GWh钠离子电池产线。

  锂电方面,旗下三峡电能于2022年与鹏辉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首期合作的4GWh锂电池储能项目。

  中国电建2023年7月投资23亿元建设钠电池相关项目,包含钠电池中试线、Pack线设备、集装箱式储能设备、户用储能设备等产品;8月,与宁德时代携手,将在新型储能产品和市场、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国际业务开拓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10月,其旗下电建装备公司首条储能电池Pack生产线建成投产。

  国企控股企业力神今年6月推出了大储产品5MWh交直流一体集装箱、1725kWh/3340kWh一体化液冷集装箱以及3.44MWh20尺风冷集装箱;工商业储能产品力神100kW/261kWh一体机柜和200kW/417kWh一体机柜;户用储能产品力神20kWh高压堆叠户储系列产品和14kWh壁挂式低压户储系列。

  编后语:央国企作为储能市场重要的参与者,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聚合竞争力,一方面将加速低质玩家出清,另一方面,也将更有利于引领储能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孟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