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随后,为达成以上目标,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多项政策,针对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多个领域,分行业制定了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确定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同年12月6日,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正式发布,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共计15个地区的35个试点城市/园区入选。
截至目前,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统计,以上试点城市/园区中,已有10省/自治区共30个区域陆续发布了碳达峰试点方案。
作为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储能技术及应用在多个区域的方案中也得到了重点体现。涉及储能装机目标、储能重点建设项目、储能重点应用领域、储能技术发展方向等。
本文将重点梳理各地碳达峰方案中储能的相关内容,以为读者明确各地储能的重点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试点城市/园区碳达峰方案
储能支持重点一览
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在内,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共涉及15个地区的25个城市、10个园区。
据储能与电力市场的统计,除河南省(新乡市)、陕西省(榆林市)、湖南省(长沙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外,10省/自治区共30个区域均已发布碳达峰试点方案。
从各地的方案来看,储能产业已经成为各地支持的重要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首批碳达峰试点的规划中,制定储能装机目标、推进储能重点项目建设、明确储能重点应用领域、规划储能技术发展方向等,成为了各地支持储能发展的着力点。
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北、陕西、辽宁、广东等省明确了储能装机目标。
20个试点城市/园区,通过碳达峰方案正积极部署多种形式的储能项目。
新能源领域储能应用,成为各地储能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通过储能应用,助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效率。集中式的风光电站配置储能,构建新能源+储能的应用形式最为普遍。黑龙江、浙江杭州的碳达峰方案中,还明确了风光电站的配储比例。另外,各个区域根据自身特点,在分布式光伏+储能、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光储柔直等环节,制定了储能发展策略。
多地强调要完善新型电力系统能力与体制建设,建设智能化电力调度运行体系,推动虚拟电厂建设,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通过储能系统建设,提供调峰、调频等服务,提升电网消纳水平。另外,部分区域还提出制定储能的电价机制,包括容量电价机制,促进储能形成较为稳定的商业模式。未来,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成为储能是否能真正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部分试点地区还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前沿储能技术,技术类型涵盖锂电池、液流、钠电池、压缩空气、飞轮、超级电容等多种类型。
12省及城市明确2025、2030储能装机目标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12个省份的试点城市/园区,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或储能的装机目标。
其中,各试点城市/园区的新能源装机规模,2025年预计达到12,420万千瓦,2030年这一目标将提升至22,959万千瓦。
储能方面,通过各地碳达峰方案,2025年将实现的储能装机目标为851万千瓦,2030年则提升至910万千瓦。
黑龙江、山东还明确了新能源项目的储能配建要求,以确保碳达峰目标顺利推进。其中,黑龙江黑河市规定储能配建比例不得低于10%,而黑龙江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则要求储能时长不低于10%/2h。山东青岛提出新建风电、光伏项目需按比例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推动储能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
8省及城市将推进储能重点项目建设
在首批碳达峰试点地区,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广东8个地区提出了具体要推进的储能重点项目,涉及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技术形式。
其中,规模较大的新型储能项目包括:江苏盐城的共享储能电站,储能功率为1810MW;安徽亳州的涡阳县储能项目,储能功率为300MW,储能容量为600MWh;以及河南信阳的新县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储能功率为300MW。
其他地区如内蒙古赤峰、黑龙江黑河、浙江湖州、广东肇庆等地也都有储能项目推进中,项目应用类型涉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独立(共享)储能等。
虚拟电厂项目加速落地
值得提及的是,在碳达峰试点区域中,一半以上地区虽提出了虚拟电厂的发展方向。其中,黑龙江和山西两地,更明确开始推进具体虚拟电厂项目建设。
黑龙江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哈尔滨经平供电有限公司园区级虚拟电厂项目,而山西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正在建设虚拟电厂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虚拟电厂,将成为未来储能,尤其是分布式储能的重要应用方向以及参与电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也将为地方智慧能源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支撑。
与欧洲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整体目标,制定路线图,从而实现发展目标不同,中国的则通过试点制,来推动实现相关目标。这也跟我国的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碳市场等的建设方式保持了一致。通过试点方案积累的经验,也将成为未来我国其他区域出台碳达峰相关方案的主要依据。
从目前各地的方案来看,不同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下,首批试点中对于储能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也不尽相同。储能的功能定位、应用方向、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等,将对各地的储能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都可成为政策分析者重点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