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1月22日上午,由工程建设公司(CPECC)参建的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简称包临管道)通气仪式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成功举行,标志着国内首条具备掺氢输送能力的高压、长距离管道项目建设圆满收官。
包临管道起点为包头市九原区,途经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五原县,在临河区与长乌临管道实现联通,全长258公里,设计压力为6.3兆帕,最大输气能力可达12亿立方米/年,掺氢比例可达10%。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对促进区域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改善区域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管材氢脆”一直是高压掺氢管道的建设难点。在国内缺少现行标准的情况下,CPECC华北分公司作为设计单位,联合业主、技术研究院、生产厂家等单位,组建攻坚课题组,从炼钢工艺的反复调整,到制管工艺的不断优化,再到试制管材通过氢相容性评价,最终成功研发出具有超高纯净及超细晶粒度的X52M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并成功应用于该项目。这也是国内首次将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大规模引入输氢管道领域,实现了绿氢资源高效、低成本、规模化输送的目标。
该项目的成功投产,奠定了CPECC在氢气输送领域的领先地位。近年来,CPECC华北分公司围绕绿氢应用深耕细作,累计形成绿氢制备、氢能规模化储运、氢能加注利用等3个系列12项核心技术,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等核心技术成果30余项,可为业主提供从前期咨询到后期运营全链条、一站式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孟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