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在中国能源转型的大潮中,依托地方经济优势和资源禀赋,各省份近通过重组、整合以及更名等方式陆续组建大型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据不完全统计,“双碳”目标提出以来(2020年9月)就有11家省级能源集团成立/重组。
这些正在崛起的地方能源“新势力”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能源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业务布局上,它们已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能源领域,而是广泛涉猎光伏、氢能、储能等关键领域,改变着新能源产业的竞争格局。
在这些省级能源集团中,广东省能源集团凭借在储能领域频频展现大手笔,逐渐崛起为其中的“领头羊”。
地方储能“新势力”与央企储能“巨无霸”携手
12月4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广州与广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帆会谈,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能源规划与区域协同、新能源、绿色氢氨醇、新型储能、数字化转型、海外业务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见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宋海良表示,希望双方在能源规划与区域协同、新能源、绿色氢氨醇、新型储能、数字化转型、海外业务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打造更多精品工程、标杆项目,共同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两家企业来头不小,一个是地方能源储能“新势力”,一个是央企储能“巨无霸”,两家的牵手可谓是强强联合。
广东省能源集团成立于2001年,2019年正式更名,作为广东省属最大的综合性能源集团,目前拥有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光伏、综合能源服务、天然气、燃料、航运、金融、贵州区域、境外投资、新疆区域等在内的12个业务板块。
另外,其还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单位503家,控股1家A股上市公司(粤电力)。
截至2024年2月,广东能源集团电源总装机容量达5024万千瓦,首次突破5000万千瓦,在地方能源集团电力装机总量排名中居第一位。
从新能源装机来看,2023年,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级能源集团,仅有京能集团和广东能源集团两家。
在储能领域,截至2023年底,广东能源集团投运新型储能规模57.3万千瓦,是广东新型储能电站最大的投资主体。
另据广东省国资委公开数据,截至今年7月,广东能源集团已投运新型储能规模超80万千瓦,已投运的新型储能覆盖新能源配套储能、火电厂辅助调频储能和用户侧储能等应用场景。
其在建的新型储能项目容量超60万千瓦,预计后续年均投产容量约100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一,是推动广东省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能建控股集团公司是中国能源化工产业规模一流的大型重要骨干企业,与中电建一起被称作“电建狂魔”,中能建参与设计、建设的新能源装机量分别超过1.7 亿千瓦和1.1 亿千瓦,分别占据全国新能源装机的32%和21%,其所属的华东院承担勘测设计的海上风电场并网容量约为16GW,占全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的 63%。
在储能领域,中国能建也一直是巨无霸般的存在,储能被其定位为 “两个基本点” 业务之一,其已经构建起了从电芯到储能电站投建的完整产业链。
旗下的储能企业有能建时代研究院、能建时代、中能瑞新、中储科技、中能建数科等十余家储能相关公司,其中多家企业成为了储能相关领域的领头羊。
比如,能建时代研究院推出的GWh 储能智控及数字化产品 ——eBEST 系列产品,涵盖了从储能电站级到大基地的整体解决方案。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投建的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世界首座并网发电的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以及6个行业示范,数十项国际首创、全球首次突破。
其正在建设或已规划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还有:山东泰安肥城350MW压缩空气项目、湖北潜江36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酒泉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工程、吉林省洮南市35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另一家储能新秀中储科技,成立短短两年时间,合同金额已超30亿元,推出了处于储能科技前沿的水星MAX 5MWh液冷储能产品。
2023年以来,中能建加快了在储能领域的步伐,创造多个国内/全球之首的项目。
除了上述世界首座并网发电的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今年3月,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与河北省赤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赤城县180MW/1080MWh重力储能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是全球首个竖井式重力储能工程化应用项目。
4月,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陕西院设计国内规模最大台区分布式储能项目、国内首个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项目竣工投运。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1-10月并网的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业主排名中,中能建排名第四。
招投标市场中,今年以来中国能建中标新项目接近30个,总规模超过7GWh,中标地区遍布江苏、山西、内蒙古、青海等地,涉足风电、压缩空气、抽水蓄能等多个储能种类,另外,1-10月,央企定标容量84.45GWh,中能建排名第六。
今年以来频频展现储能布局“大手笔”
除了与央企储能巨头强强联合,广东省能源集团今年以来在储能领域的多个大手笔布局曾一度引发行业关注。
11月22日,广东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该公司由广东能源集团联合南网科技公司斥资20亿元组建,其中广东能源集团认缴注册资本18亿元,持股90%;南网科技认缴2亿元,持股10%。
这是广东省首家省属储能产业专业化平台企业,聚焦“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打造链主企业引领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的定位,按照能源企业“保供电”本质安全要求,以“半固态/固态电池”为核心技术路线,推动打造链主企业引领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引进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新型储能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和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
股东之一的南网科技是中国南方电网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智能配用电设备、智能监测设备、机器人及无人机等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等。
近年来,南网科技新型储能发展势头强劲,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9.05%;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74.95%,是为数不多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储能上市企业。
项目方面,今年以来,南网科技完成国内规模最大火储联合调频储能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台山电厂储能项目,南网首个百兆瓦时共享储能站广西电网南宁武鸣储能项目,广东省首个百兆瓦时、全球首例浸没式液冷储能站南网储能五华电网侧储能项目、大唐雷州电厂和大唐潮州电厂火储联合调频等6项大型储能集成及EPC项目,装机容量总计245MW/375MWh。
另外,南网科技还成功研发兆瓦级储能变流器,还牵头联合储能领域上下游头部骨干企业,组建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批全国唯一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与广东储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步启动的,还有广东新型储能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由广东能源集团与广东能源集团产业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亿元成立,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储能企业参与设立了15笔储能基金,总额超455.85亿元,广东新型储能产业投资基金50亿元的资金规模在这15笔储能基金中排名靠前。
编后语:地方能源集团与央企储能“巨无霸”联手,既可以发挥央企的品牌优势、低成本融资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能力,也可以利用地方国企具备地缘优势、当地资源优势和与相关部门协调能力,在开发储能项目过程中实现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