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网建设与运行 返回

通信用锂电池市场空间测算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劵导刊 发布时间:2014-01-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G网络已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建设爆发期,根据GSA预测,LTE商用网络将从2011年的40个快速增长至2013年底的209个,且这一高速增长的势头仍将延续。据爱立信估计,全球2013~2018年间4G基站建设投资有望达人民币6000亿元,平均年投资额有望达1200亿元,对应通信锂电采购金额约为250亿元(年均约为50亿元)。从而,锂电池在通信领域的需求空间有望就此开启,并迎来一轮通信锂电采购高峰。

中国4G网建大规模启动,拉动通信锂电需求待爆发。自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TD-LTE)牌照,中国的4G投资盛宴也如期开启,如中国移动预计2014年底建成50万个4G基站,而电信和联通也将根据牌照的发放进度逐步铺开4G运营网络。根据我们测算,2013~2015年3年时间内,中国4G建网预计将投入2300亿元。

随着4G时代带动电信固定投资快速增长,以及针对4G网络特性,锂电池体现出的更显著的全面优势,我们认为,通信锂电需求爆发的进程和力度或均有望超越预期,根据我们的测算,中性情境下(2015年锂电渗透率为6%),2012~2015年中国通信锂电需求量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9%,对应通信锂电采购金额为3.3亿元、5.8亿元、11.7亿元、26.4亿元(考虑锂电价格下降趋势)。

通信锂电路径选择:三元材料or磷酸铁锂?

目前,通信锂电较为主流的为三元系和磷酸铁锂系这两个相对互补的技术路径,三元系电池容量体积密度高但安全控制难度较高且价格较贵,而磷酸铁锂电池则相反,有着极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和相对较低的价格优势。

我们认为,在未来通信锂电技术路径的选择上,国际上三元系和铁锂两者并存的概率较大。但中国有其特殊性,由于现在仅有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国家通信锂电标准(YDB 032-20),因此运营商采购一般只选择磷酸铁锂电池,虽然不排除后期制定三元国家标准的可能,但中短期来看,仍将是磷酸铁锂电池占主流。

投资建议: 关注具先发优势的锂电供应商

近看储能、远看电动车,锂电池市场即将步入海蓝,而根据前文所述,4G时代可望带领通信锂电领域冲出重围,率先破冰,锂电池对铅酸的替代进程有望加快。有如二战后的航空业,波音公司在行业历史机遇前及时转身,把握市场先机,奠定了其在新航空业的霸主地位。而在4G带动的通信锂电需求爆发之际,谁能够把握机遇?我们认为,市场定位准确、具有先发优势的锂电供应商有望获益,如比亚迪(002594)、双登集团、南都电源(300068)等,其中,建议重点关注通信锂电产能释放正当时,且该业务对公司业绩弹性较大的:南都电源。

南都电源(300068):公司在锂电池方面的涉足始于2011年,虽资历较浅,但一方面,公司凭借持续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获得多项技术专利并顺利转化为产品,生产出性能卓越的锂电池产品;另一方面,凭借其对通信市场的深刻理解,将产品精准的定位在通信锂电市场,并依托其在海外通信市场多年的应用经验和渠道优势,成功引导客户使用锂电池作为通信后备电源,在为公司打开产品销售市场的同时,更为锂电池市场开启了新的需求空间。

公司以通信锂电的海外市场为突破口,抢占了市场先机,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前锂电市场一片混乱的局面下冲出重围;而随着国内通信行业4G牌照的发放,2014年或将是国内通信4G元年,市场爆发在即,借助通信锂电业务,公司有望在锂电池领域成功实现弯道超车。

产能快速释放值得期待:公司目前锂电产能300MWH,总体设计产能可达1520MWH,释放节奏主要依市场开拓进程而定。而公司市场开拓规划清晰,沿着"通信海外→通信国内→动力电池"的路径推进,我们认为,乘着国外、国内通信4G网建投资高峰来临之东风,加之公司在通信电池领域的客户和渠道优势、以及海外通信锂电的先发优势,其有望尽享通信锂电需求爆发之行业盛宴,其产能快速释放将指日可待。

锂电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盈利增长新引擎:近两年,公司通信锂电池业务呈加速增长态势,其2013年前三季度通信后备用锂离子电池收入同比增长412%(三季报披露),且快速增长趋势有望延续。我们预计公司锂电业务13-15年的营业收入为2.5、5、10亿元,营业利润为0.84、1.44、2.58亿元,复合增速约75%。

分享到:

关键字:通信 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