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中英储能技术与政策未来发展研讨会今日召开

作者:鹏飞 来源:中国储能网|http://www.escn.com.cn/ 发布时间:2011-05-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25日讯:
第二届中英储能技术与政策未来发展研讨会(2nd SINO-BRITISH Workshop The Future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Policy)今天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举办。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国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等中方代表以及英国驻华大使参赞David Bacon、英国国家电网董事Nick Winser FREng等英方代表共计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储能网受邀作为唯一媒体单位参加本次会议。

    此前的1月27日至28日,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储能研讨会在英国伦敦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率代表团出席研讨会。本次会议是为加深双方的交流互动,在中国举办的储能研讨会。

    会上,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发言,他对中英在储能等科学技术领域的深入交流表示赞赏,并对双方建立这样的互动机制表示支持。并期望中英双方能在储能等关键学科技术领域展开更多更全面更深入的交流融通。
 


图:张国宝副主任发言

    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主任在会上表示:“中国去年销售汽车超过1800万辆,已经超过美国。人们很难想象,如果石油枯竭,没有了石油驱动的汽车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当前,各国都在大力研究汽车的问题。而实践当中,发展电动汽车最大的技术障碍是解决储能电池的问题。

    电动汽车的电池从铅酸电池发展到现在的磷酸铁锂电池。但各种技术仍有待发展。电池的发展也将由大到小,手机之所以能从大变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池的改进。

    同样在能源领域,困扰我们的也是储能问题。电荒问题在我国每年都会发生。但实际上如果能够解决储能的问题,电荒问题是能够解决的。我们在大力提倡发展太阳能风能,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要求我们解决储能的问题。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储能问题,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

    当前的储能技术百花齐放,上面所讲到的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储能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能源领域,在汽车领域,可能正孕育着一场引领社会变革的革命。这就是储能。”

    张国宝最后表示:储能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国也正在积极支持这一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他同时对在座的各位储能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寄予期望,期待他们在储能技术领域发挥所长,促进储能产业发展。

    同时,在今天的会议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丁玉龙、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温兆银以及中国电科院来小康、中国工程院陈立泉等储能业界的专家学者就相关储能技术和市场作了精彩发言,由于个中缘由,本网不再刊发。
 

分享到:

关键字:中央 储能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