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近期风电事故频发原因浅析(两起倒塔、三起失火)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发布时间:2020-05-04 浏览: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席卷全球、掠夺数十万生命且仍未见缓的肺炎疫情让我们见证了太多历史:武汉封城、奥运推迟、高考延迟、美股多次熔断等等,足够悲伤也足够震撼。灾难之下,人类发现自己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束手无策。但疫情同样给了我们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让我们懂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珍惜当下,珍惜亲情。

对于风电行业,今年同样也是多事之秋,受疫情影响,全球风电产业供应链持续吃紧,叶片、主轴承、IGBT芯片等部件进出口受限,让原本因国家补贴退坡政策引发的“吊装小高峰”不断延迟交付,延期施工。而风电运维行业也是事故频发,仅东北地区近几个月就发生了两起倒塔、三起失火的重大安全事故,包括:

01

2019年12月4日,黑龙江某风电场#1风电机组停机过程中叶尖制动盒内支架与弹簧套筒碰撞发生变形,导致限位挡圈卡死,叶尖无法正常甩出,机组长时间超速且叶轮气动不平衡,达到塔筒最大疲劳载荷,引发风机倒塔。

02

2020年1月2日,黑龙江某风电场#29号机组因检修人员未能辨识大风天气(约16m/s)工作的危险因素,盲目开展转速测试时,比例阀、逻辑阀因液压油中含有杂质造成卡涩,导致叶片开桨速度快而回桨速度慢,风电机组发生叶轮超速倒塔。

03

2020年1月12日,辽宁某风电场45号机组因外包厂家不规范使用螺栓及垫片,导致螺栓有效连接长度不足,受负荷与震动的影响,造成机械连接点松动,导致相间短路,最终电气柜内起火。事故造成机舱烧损,轮毂及三支叶片根部过火,箱变高压侧C相熔断器爆熔喷出,箱变门轻微变形。

04

2020年3月20日,中广核吉林来福风电场所处的科尔沁草原东部边缘因天气原因,枯草干燥突发火情,风向不利,火势很快将蔓延至风机、箱变及附近村屯。在灭火救援组与当地消防官兵近一小时的紧急救援下,火情才得以控制。

05

2020年4月21日,辽宁兴城某风电场一机组因机舱内部电气设备发生着火,大火向上燃烧引发一个叶片燃烧掉落,严重危及旁边易燃易爆厂房,现场消防人员近三小时奋力扑救下,火情才得以控制。

(来源:电力安全生产)

分析事故原因,无外乎三大方面,一是天灾,风电机组运行环境恶劣,极易遭受雷击、野火等自然威胁;二是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技能水平不高,运维管理不到位;三是设备本身,风机零部件众多,发生损坏时无法及时发现,长时间带“病”运行最终造成机组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引起倒塔等事故。

首先恶劣的自然条件是造成风电事故的最主要原因,而且有些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要使风力机完全不被雷电击中和损坏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预防手段来提高机组恶劣环境的适应性,降低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造成的损失。

比如针对雷电破坏特性,可在叶片上翼面复合材料中加入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比重轻的碳纤维,改善机组防雷设计。比如为应对南方冬季温度低、湿度大,风电机组受冰冻影响严重,可通过对桨叶使用被动式涂层技术和主动式加热技术,有效解决机组覆冰现象。

大多数本可避免的风电事故往往是因为运维人员的“二次犯错”造成的,即机组相关运动发生错误或偏差后,现场人员不按照程序的规定盲目开展后续处理措施,违规操作造成严重后果。

考虑到风场人员流动性大、专业化单一,短期难以快速提高现场人员技术水平,所以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还是强化安全意识和严格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针对各类突发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流程,具体到每个程序,责任到个人。

在上述事故(2)中,如运维人员按照检修手册规定步骤:必须确认变桨测试正常,运行状态无故障,相关责任人确认后才可进行能使叶轮转动的测试(包括转速测试、电气超速测试、叶轮超速测试),那么就有可能避免一起倒塔事故的发生。

随着运行年限增长,我国大批风机即将超过质保期进入运维检修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19年,我国已有近10万台风机出质保期,规模达到1.2亿KW。与此同时因机组本身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日渐增多,细细分析,两者不无关联。

首先,早期鱼龙混杂的风电市场、因厂商恶意低价竞争带来的机组产品质量问题逐渐凸现,包括早期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机型未针对中国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做相关适应性改良。2010年后许多整机商退出风电市场,留下大量无人负责“孤儿机”,原厂备件缺失,这些问题都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其次这些风机在役多年,关键部件性能早已下降,运行故障频繁,许多“慢性、隐性疾病”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并显现出来,而且传统的事后维修、定期检修的运维方式也被证明缺乏一定科学性,而基于物联网、大数据、边云协同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多种监测手段融合的智慧运维则必然是大势所趋。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事故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