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新基建大潮中,成都的推进速度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记者了解到,作为成都5G基站建设的主力军,成都铁塔已建成5G基站1.2万个,基本实现了对绕城高速范围内重点区域、重点商圈和重点景区的连续覆盖。2020年3月以来,成都市政府先后出台多项“硬核”措施推动解决5G建设“最后一公里”落地难题。
5G新基建 成都位列第一梯队
成都作为全国5G发展第一梯队一直备受关注。成都铁塔也在政策的支持下加速5G基站建设,目前成都市已建成5G基站1.2万个,基本实现了对绕城高速范围内重点区域、重点商圈和重点景区的连续覆盖。正是在成都铁塔的全力建设下,成都建成了国内首条全长28公里的二环公交5G精品环线,在川大华西附二院建成了全球首个5G医疗行业专网,5G产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铁塔正在规划专项资金建设天府国际机场5G网络。成都铁塔方面透露,将在天府国际机场实现5G覆盖面积41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580个足球场,计划在2020年内完工。
在5G建设方面,成都铁塔表示,未来将与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深化铁塔、室内分布系统、杆路、管道及配套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利用现有站址资源和社会杆塔资源,能够共享的不新建,具备共享条件的应开放共享,具备共建条件的应共建。推进5G网络共享,打造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5G网络。
多项“硬核”措施推动5G建设
成都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硬核”措施推动5G建设。3月24日,成都市5G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2020年全市5G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将全市5G基站建设任务分解至22个区(市)县,并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督办管理。3月25日,成都市政府印发《成都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规划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由铁塔公司统筹建设需求,统筹城市杆塔资源,牵头重点场所通信设施物业统谈统签管理等,明确公共资源无偿开放用于基站建设。3月30日,成都市政府第86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由市经信局牵头、市通发办和成都铁塔主导编制的《成都市5G基站站址规划方案(2019-2023)》,标志着5G基站建设将正式纳入城市规划统筹管理,为全市5G规模建设提供了新引擎,解决5G建设“最后一公里”落地难题。本报记者 吴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