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图片新闻 返回

价格战暂时熄火 油市回暖却没那么容易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0-05-10 浏览:

●4月12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举行部长级视频会议并达成协议,将从5月1日起日均减产970万桶,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其中墨西哥的减产额度为每日10万桶。5~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970万桶,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

●全球石油需求正出现断崖式下跌,削减每日970万桶的产量,难以扭转供应过剩的局面,油市回暖企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孙金朋

备受期待的“欧佩克+”会议经历了大反转。

4月9日,沙特主持召开“欧佩克+”紧急视频会议,敲定一份初步减产协议。按照协议,将分三阶段减产:2020年5月1日开始减产1000万桶/日,为期两个月;2020年7月起,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2021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至2022年4月。但欧佩克会后发布声明说,这项减产协议的条件是墨西哥同意。

4月10日,G20能源部长召开特别视频会议,但仍未就减产达成最终协议。沙特和其他产油国仍在拒绝墨西哥少于“欧佩克+”所要求的削减量的减产计划,美国也未就减产做出实质性承诺。

4月12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举行部长级视频会议并达成协议,将从5月1日起日均减产970万桶,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其中墨西哥的减产额度为每日10万桶,而不是此前建议的每日40万桶。5~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970万桶,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发表声明称,此次减产协议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具有历史性意义。协议有利于产油国、消费者和全球经济,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胜利。

沙特:石油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

前脚发起价格战,后脚呼吁联合减产,沙特为国际原油市场“操碎了心”。3月8日,作为对俄罗斯减产不配合的回应,沙特宣布发起石油价格战,将大幅降低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市场的油价,平均下调6~8美元/桶,是20多年来最大折扣幅度。与此同时,沙特4月大幅增产石油。受此影响,原本低迷的油价直接被打入谷底。尤其是3月30日,WTI盘中一度跌破20美元/桶,最低报19.92美元/桶,创2002年以来新低;布伦特油价则下挫逾8%,至23美元附近。

可是,不足一月,沙特态度就出现大反转,开始号召各方联合减产。4月2日,沙特呼吁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召开紧急会议,并希望美国、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主要产油国加入到减产协议中,以稳定石油市场。

对此,沙特甚至留了后手,作为减产谈判的筹码。4月5日,沙特将原定于当日公布的5月官方石油售价推迟至4月10日,即“欧佩克+”紧急视频会议的后一天。

一前一后,沙特态度的反转,令业内人士错愕。但事实上,这一切并不难理解。首先,石油价格战加速了油价历史性暴跌,敲打各方的目的初步达成;其次,长期的低油价对于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沙特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数据显示,2015~2017年,石油收入占沙特财政收入的70%。

2020年,沙特财政预算是基于国际油价为65美元/桶编制的。惠誉评级集团测算,为保持2020年财政预算平衡,沙特需要将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91美元。阿布扎比商业银行分析称,如果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保持在每桶35美元,沙特今年将出现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近15%的财政赤字。这或许也是欧佩克代表称,即使G20国家不加入减产,“欧佩克+”依然会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俄罗斯:大家一起来减产

事实上,相对沙特而言,俄罗斯更希望把美国拉入减产阵营。3月5日,维也纳会议期间,俄罗斯或是出于对美国制裁俄罗斯石油企业的回应,亦或是出于市场份额被美国页岩油挤占的不满,拒绝了欧佩克进一步减产的建议。

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首席执行官德米特理耶夫在欧佩克紧急视频会议前表示,俄方正与美国几个机构密切接触,争取让美国参与减产;如果稳定石油市场的进程被耽搁了,美国可能将丧失1000万个工作岗位。

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主张全球能源市场长期稳定。普京当日主持召开全球能源市场形势会议并表示,俄罗斯从不希望能源价格过高或过低,主张能源市场长期稳定,既符合生产者利益,也符合消费者利益。

数据显示,俄罗斯财政预算是基于40美元/桶的油价编制的。相对沙特而言,俄罗斯对原油依赖程度较低,但原油的“地板价”依然会造成该国经济受损。鲁克石油股东之一、亿万富豪列昂尼德·费顿表示,由于3月减产协议破裂,俄罗斯每日损失1亿~1.5亿美元。俄罗斯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表示,俄罗斯油气收入将比计划低395亿美元,现在正估计预算赤字。据悉,俄罗斯已开始为减产做准备。

美国:被动减产也算减产

众所周知,在国际原油市场,“你们减产,我观望”是美国的一贯作风。4月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插手,试图推动沙特、俄罗斯和其他产油国每日至少减少1000万桶的石油供应,以求结束此次惨烈的石油价格战。但对于自身减产,美国一直不太情愿。过去3个月,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众多美国页岩油气公司陆续削减资本开支,放缓页岩油气开采活动。4月1日,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成为今年石油价格战中油气行业的第一个牺牲品。

可以看出,市场的杠杆正导致美国出现原油被动减产的情况。美国能源信息署(EIA)4月7日报告显示,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美国石油产量已在下降。到四季度,美国石油日产量将从一季度的略低于1300万桶/日降至1100万桶/日。此前,美国石油学会表示,美国短期内石油产量将下降25%~30%,反对美国参与沙特、俄罗斯及其他产油国的任何减产行动。

据了解,美国希望利用这些减产数字说服沙特和俄罗斯停止石油价格战,并拒绝承担额外的减产任务。或许在美国看来,油气生产商被动削减的产量应该冲抵减产份额。

油市回暖企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将继续给全球经济造成压力,深度影响原油市场。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已开始采取从未有过的严控措施。在工厂停工、交通管制等多种因素叠加下,全球石油需求正出现断崖式下跌。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预测,4月全球石油需求将比同期平均水平减少2300万桶/日,5月将比同期平均水平减少1600万桶/日,6月将比同期平均水平减少1200万桶/日。如此来看,削减每日970万桶的产量,难以扭转供应过剩的局面。与此同时,按照协议,减产动作将于5月1日起执行,近几周不会有实质性推动。显然,油市回暖企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关键字:原油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