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一周电池产业动态汇总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电池联盟 发布时间:2020-05-11 浏览:

01

力神电池中标中国铁塔5G基站磷酸铁锂电池项目

近日,力神电池收到广东铁塔投标结果公示,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份额60%;4月27日,收到河北铁塔投标结果公示,力神电池为第二中标候选人,中标份额40%;3月30日还收到湖北铁塔中选通知,已签订商务合同,并开始交货。

截至目前,力神电池今年已累计中标中国铁塔5G基站备用电源磷酸铁锂项目金额达6231.6万元。

02

第332批公告:9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19款车型提供电池配套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申报第33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此次申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9款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产品。其中包含5款新能源乘用车、4款新能源客车和10款新能源专用车。

从搭载的动力电池类别看,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全部搭载三元电池;新能源客车产品全部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含1款磷酸铁锂+超级电容器);新能源专用车产品中6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4款搭载三元电池。

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看,有9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19款车型提供电池配套。其中,宁德时代配套数量最多,达11款。

03

湖南时代投建4GWh圆柱无钴电池项目

日前,湖南时代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湖南时代”)“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智能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累计投资7亿元,规划用地面积170亩,建设工期10个月。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集电芯、PACK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形成年产4GWh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4亿元。

该项目核心产品为“60系列大圆柱无钴电池”,采用湿法水性工艺,实现生产更低排放,大幅节省生产空间抽湿耗能,环保节能效益显著;国际首创15道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相对同行40多道生产工艺,大幅度降低人为质量隐患,有效提升电池合格率;自主研发低压力安全阀,集排气减压和防爆功能于一体,电池内部气体能通过低压力安全阀及时排出,有效解决传统电池膨胀问题,提高电池安全性。

04

韩国研发可穿戴式“蜂窝”锂离子电池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科学家没有试图在电池组件中添加橡胶等固有可拉伸材料,而是致力于创建“手风琴状”结构,为固有不可拉伸的材料增加了可拉伸性。利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科学家们能够构建出蜂窝状的复合框架,然后像手风琴一样向内压缩以赋予其可拉伸的性能。

然后,他们将电极与凝胶电解质和可拉伸的包装材料结合起来,制成了可工作的锂离子电池。在ACS纳米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基于可再入式微蜂窝电极和交联凝胶电解质的可拉伸锂离子电池的设计,该设计证明了其容量为每平方厘米5.05毫安时,在1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95.7%的性能。根据KIST的说法,当材料拉伸至50%时,电池在500次拉伸释放循环后,还表现出了“优越的电化学性能”。

05

斯柯达捷克工厂重新启动动力电池生产线

近日,斯柯达位于捷克的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工厂开始复工,并重新启动了动力电池生产线,以保障该品牌旗下的速派iV插混车型以及大众集团的其他PHEV车型对电池的需求量。

但是由于当地的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为了保证员工的安全,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据官方称需要进行多达80项的预防措施)。这也就使得工厂的产能,要比疫情到来之前低了一些。

06

LG化学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

据市场追踪机构SNE Research近日公布的数据,在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就市场份额而言,排名前七的公司分别是:LG化学、松下、宁德时代、三星SDI、中国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旗下AESC、比亚迪和SK创新。

该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LG化学的电池装机量为5.5GWh,与去年同期的2.5GWh相比,同比增长120%。该机构认为,LG化学电池装机量的强势增长,得益于特斯拉Model 3、雷诺Zoe以及奥迪e-tron电动汽车的强劲销售。这三款汽车均使用来自LG化学的电动汽车电池。

基于电池装机量,今年第一季度,LG化学所占的市场份额为27.1%,位居第一,而去年同期该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为10.7%。

07

天力锂能去年三元材料销售收入约9.83亿

近日,天力锂能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8.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40.33万元,同比增长75.03%。

天力锂能表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13%,主要是2019年原材料价格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产品价格相应调整,导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不大;销售量增加51.48%,主要是小动力市场需求增加所致;公司2019年营业利润较2018年增长了76.14%,主要是公司产能扩增的同时,逐步加快了优化客户结构和客户质量,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

08

新设计解决锂电池硅基阳极粉化难题

为了克服硅基阳极粉化这一难题,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纳米结构。他们将细小的硅颗粒聚集到直径约8微米的微球中,形成一种相当于红细胞大小的分层多孔硅结构。这种结构就像海绵一样,内部有空间来吸收膨胀压力。

研究表明,这种分层多孔结构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机械强度和结构完整性,可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阳极,其可容纳的电荷也是典型石墨基阳极的两倍。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设计的纳米结构不仅可以满足硅基阳极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适用于包括压延在内的标准工业加工程序,可以为其他类型电池材料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下一步,他们将努力开发更具扩展性和经济性的硅微球制造方法,以便进行商业化应用,最终帮助提高电动汽车、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中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09

宁德时代首套海洋船舶动力电池系统成功下线

近日,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险品应急指挥船“深海01”轮在广州顺利下水。这是国内首艘使用锂电池作为混合推进动力的海上公务船,将在深圳水域负责安全监管、溢油监视、大气监测和事故应急等任务,有力保障深圳港的安全运行。

“深海01”搭载的正是宁德时代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此次下水也标志着宁德时代首套海洋船舶动力电池系统成功下线。

宁德时代海洋船舶动力电池系统拥有官方首套“身份证”。2020年4月,宁德时代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中国船级社(CCS)最新检测指南《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认可和检验(包括电芯、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的动力电池企业。

10

三星实现固态电池新突破 循环寿命超千次

5月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三星高级技术研究所(SAIT)近期发布了一款全新固态电池原型技术,比传统锂离子电池体积小约50%,能量密度提高到900Wh/L,能够让当前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在保持所搭载电池包体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提升一倍左右。

三星全新固态电池的秘密在于它的电解质,与传统电动汽车电池采用的液体电解质不同,三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出固体电解质技术,其密度远远高于液体电解质。三星还引入只有5.0微米厚的全新银碳(Ag-C)涂层,这一Ag-C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减少阳极厚度,以解决固体电解质容易在电池阳极引发枝晶生长。

三星方面表示,这种电池充电次数可超过1000次(约100万公里的续航总里程),以用于在未来更有吸引力的电动汽车。

11

三星SDI电池部门一季度销售额环比下滑18.8%

三星SDI发布2020年Q1财报显示,其实现销售额2.3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9.6亿元),同比增长4.1%;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4.6%至5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净利润7.2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25.9万元),同比下滑99%。

报告显示,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小型圆柱电池下滑和国内储能系统需求疲软,汽车动力电池因市场需求低迷而下滑,三星SDI电池部门销售额1.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5.1亿元),环比下滑18.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蔓延,今年3月份,三星SDI宣布关闭其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电池工厂。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