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京大部分企业已经复工复产,这也体现出了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各行业也逐步复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的情况显示,除位于新疆的一个生产基地外,统计内的国内200多个生产基地都已经顺利复工。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甚至表示,如果市场有需求,这些生产基地的产能几乎都可以超过去年同期的水平。
销量结束21个月的连续下滑
乐观估计全年产销降幅控制在15%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产销量明显好于此前的预期。4月汽车产销均超过200万辆,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分别增长2.3%和4.4%,月增速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其中,销量更是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下降。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9.6万辆和576.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33.4%和31.1%。
中汽协预测,乐观的判断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汽车行业的产销量可能会出现15%的下降;但如果疫情尤其是海外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等因素叠加,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可能会出现25%的下降。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强调,当前,单纯靠市场的自发性消费行为,汽车市场很难有明显的好转,今年车市走向关键看宏观经济的发展、各种促消费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国际疫情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出现力度特别大的政策,如果限购放松等有利政策能出台,其他三方面情况也都持续好转,今年的车市可能会更好一些。”师建华说。
商用车单月产销创新高
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进一步下降
4月,乘用车产销降幅大幅收窄,其中SUV产销已实现正增长;商用车则呈现大幅增长,单月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其中重型货车增长迅猛,达到月度产销历史最高水平,轻型、微型货车增长也比较明显。当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8.7万辆和153.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9.7%和45.6%,同比分别下降4.6%和2.6%,降幅较3月收窄45.3和45.8个百分点。1-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29.1万辆和443.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8%和35.3%。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对比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产销数据可以发现,当前私人消费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以私人消费为主的乘用车市场虽然回暖但增速并不明显,而商用车尤其是货车市场出现大幅增长。
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3.2万辆,同比下降9.4%;市场份额来到34.6%,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的市场占有率仍在进一步上升,美系、韩系和法系都有所降低。陈世华表示,当前的市场并非正常状况下的消费市场,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下降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对其市场发展的判断还有待观察。
数据显示,4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1.4万辆和53.4万辆,为历史最高水平。环比分别增长37.8%和37.7%;同比分别增长31.3%和31.6%。重型货车增长最快,产销分别完成17.5万辆和1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61.0%。1-4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0.4万辆和132.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1%和12.4%。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分别完成10.8万辆和1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6%和21.1%;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19.6万辆和122.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2.9%和11.6%。
新能源汽车仍面临较大压力
全年出口或现20万辆的下降
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仍在持续下降,总体面临较大压力。不过随着补贴政策明确,行业收获信心。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万辆和7.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1%和26.5%。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2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4.8%和43.4%。
陈士华表示,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面临较大压力。许海东也表示,即使补贴政策出台提振行业信心,但从企业反馈的信息判断,今年如果能完成100万辆左右的销量即是不错的情况。
因为海外疫情较国内爆发较晚,4月汽车出口的影响并不太大,不过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汽车出口受到的影响可能会在未来有所扩大。4月,汽车企业出口7.0万辆,环比下降22.9%,同比下降15.7%。分车型看,乘用车本月出口5.5万辆,环比下降19.9%, 同比下降4.5%;商用车出口1.5万辆,环比下降32.1%,同比下降40.5%。许海东判断,今年全年汽车出口可能会出现20万辆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