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IT巨头能对工业互联网有多大助力

作者:秦淑文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0-05-12 浏览:

5月7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了制定移动物联网与工业制造和物流标准融合的要求。同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推动上“云”用“数”,建设产业互联网》的文章。这让笔者想起了新基建范畴中的工业互联网这一特殊形态的物联网。当下的形势已经很明显,国家强力推动,地方政府规划宏大,新基建投资金额可用“天量”来形容,工业互联网今年已被引爆,势必会超速发展。

新基建是新概念,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不是,但产业互联网因为有几大IT巨头的炒作,其风头盖过了工业互联网。2018年11月9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产业互联网概念开始热了起来。不妨再听听IT业大佬们当时的说法:“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上半场,腾讯通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下半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企业服务和产业互联网机会非常多、非常多、非常多。”“上半场‘互联网+’已经在往‘+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在未来会高速发展。”

那么,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有什么根本区别呢?笔者觉得,工业互联网的侧重点在于制造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产业互联网的侧重点在于用数字技术把产业链条连接起来,进而再把消费者连接起来,消除时空隔离,这一特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被骤然爆发的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和智慧零售等行业生动地演示了一番。其实,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是一回事,它们都是为了帮助企业提高运行效率,都要连接消费者,只是说法不同,纵向深度不一样而已;工业互联网的纵向深度要大得多,实现的难度也大得多。IT巨头们想把其连接消费者的优势扩大到产业领域,为网民提供更宽泛的服务内容,所以用了一个涵盖面更大的“产业”这个词,而不是“工业”这个词。

距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过去快两年半了,期间那些IT巨头也都推出了各自的云服务,为许多产业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但在汽车产业,笔者不曾听见哪家车企从这些巨头那里获得了点石成金的显效,因为他们对汽车企业的管理和制造技术了解得还很不够。目前,IT巨头们给车企提供的帮助只局限于产品网联和自动驾驶这两块,手还没有伸入高度复杂的汽车制造领域。

技术密集、供应链长、管理知识广泛的汽车制造业,与IT行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鸿沟。两年前,IT巨头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惊险一跃,我觉得大部分人不见得能跃过来,因为基因不一样。”“这是一个长期的、非常大的机遇,但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原来的互联网是一个连接型的互联网,而产业互联网是要和每一个产业融合在一起,一定会发生化学反应,这就要求互联网创业者或企业家真正脚踏实地深入到产业里面去改造,去提升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不是说飘在天上,做一个产品,拼命烧钱让消费者用,然后就完了;而是要能理解供应链,理解上下游的生态……这些都是新的挑战。”“核心应该是怎么让产业升级,发生本质的化学反应。”

擅长连接消费者的IT巨头们,站在机器如林的汽车生产线面前,肯定会头晕目眩,深感这钱太难挣了。所以,尽管新基建范畴里没有产业互联网这一说,他们还是沿用自己当初确定的力所能及的有些讨巧的概念。与汽车行业发生“化学反应”,只能是他们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现阶段,他们想与车企发生“化学反应”,也只能是连接消费者这一局部;想发生更大面积的“化学反应”,他们需要吸纳大量富有经验的汽车制造管理专家,正如车企需要大量既懂IT技术又富有汽车制造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专家一样。不然,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难以消除。

工业互联网运行的基础是数据。工人和设备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形成数据,这是车企和设备供应商的事情。如何分析这些海量的类别极其庞杂的数据,进而找出改善措施,IT巨头虽然能插上手,但主要还得靠车企。至于文化在车企犄角旮旯里的影响力,很可能是IT巨头们的盲区。现在,人们看多了App,不难理解数字文化的重要性。利用互联网做连接并优化连接,是IT巨头们的强项。

笔者以为,至少在近几年,IT巨头们不会是中国汽车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的主力军。车企首先要把一个个业务单元的数字化平台建立起来,再把这些众多的子平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总平台。实际上,车企内部各个业务系统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并不曾停止过,他们把大量的数字平台建筑任务分包给了各路专业公司,那些公司里有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例如,BOM物料管理系统既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又需要IT技术来呈现,近几年,这个系统给部分中国品牌车企的采购、制造和研发三大系统带来很大助益。虽然玩的都是IT,但此IT非彼IT,这里没有那些IT巨头的身影。当然,这些标的金额都很小,那些IT巨头看不上这些小活。可是,它真管事,管大事,有大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可使功力大长的事儿,国内外车企都秘而不宣,差距就这样在暗中悄悄形成:数字化差距加上机械化差距,形成累计差距。造成差距的主要力量过去不是那些IT巨头,未来也不见得是。

分享到:

关键字:工业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