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绿电+生态+扶贫”,国家电投走出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

作者:支彤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0-05-19 浏览:

5月18日,国家电投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及社会责任报告》。

2019年年度报告主要聚焦国家电投整体情况、清洁发展、创新发展、财务指标等方面,社会责任报告全面展示国家电投立足“2035一流战略”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等情况,重点突出绿色扶贫发展模式、年度扶贫工作成效等。

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电投实现营业收入2725亿元,同比增长20.4%;利润总额162亿元,同比增长49.2%,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20年5月,国家电投装机规模达到1.55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为50.8%,基本完成从传统电力企业向清洁能源企业的蜕变。通过规模化“绿电”开发,将我国西部、北部高寒高海拨地区丰富的水、风、光等自然资源,转化成能源和经济优势,成为当地生产生活改善、脱贫致富和我国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与生态环境问题的禀赋。全国最大的治沙光伏电站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电站顺利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基地乌兰察布60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青海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外送基地正在成型。走出“天上发电、地上绿草、集约养殖,互为依托、螺旋递进”的循环经济新路径,形成产业开发、生态改善、脱贫攻坚的良性互动。

国家电投国家核电在陕西延川建设蔬菜大棚,开展产业扶贫。

此外,在做好特色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的基础上,国家电投将主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探索形成“绿电+生态+扶贫”能源央企精准扶贫新路子。据国家电投党组副书记、董事祖斌介绍,下一步,国家电投将进一步把扶贫工作与地方特点相结合、与集团产业优势相结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在“三区三州”深贫地区实践“绿电”规模化与传统产业抱团发展的脱贫新模式、清洁能源大基地与特色扶贫园区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创新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国家电投青海海南州共和光伏产业园区内的“光伏羊”。

孩子们在西藏林芝地区国家电投“映山红”高原爱心书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电投落实中央精神,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与此同时,积极发挥央企“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在明确保持年度重点任务和经营目标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保二争一”等“反脆弱”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在发电利用小时、度电成本、吨煤完全成本等若干产业经营指标上对标自身、对标同行,力争跑赢自己、跑赢同行。面对疫情影响,国家电投两个重大专项高质量开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重大专项,在完成“国和一号”研发的基础上推动后续工作,“重型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自3月初以来进入全员加码状态,大力推进300兆瓦压气机后半段试验和透平一级静叶全温全压冷效试验等关键环节。江苏盐城、南通两个“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广东前詹900兆瓦项目及湛江徐闻600兆瓦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全力以赴加紧建设,带动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等下游产业的复工达产,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河南县商城县村级扶贫光伏电站

分享到:

关键字:国家电投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