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王明弹:多元化能源结构优势显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5-29 浏览:

——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投国核(上海核工院)总经理王明弹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王怡 谢文川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投所属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总经理王明弹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这样的形势下,来自党中央坚定的决心与判断,既明确了方向又鼓舞了士气。“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经受住了疫情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有力保障了百姓用能和医疗、运输等特殊行业电力供应,为行业应急能力建设积累了经验。”

中国电力报:国家电投集团在疫情期间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上取得了哪些经验?对于能源应急能力建设,您有哪些建议?

王明弹:疫情开始之初,国家电投尽全力与地方政府联防联控,把疫情防控这一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国家电投所属大别山发电公司响应湖北省网紧急需求,第一时间组织59名同志返岗,连夜奋战14个小时,“双机+光伏”马力全开,直供武汉抗疫前线。春节期间,我们在湖北所有232万千瓦电力装机全容量运行,全国范围内98.4%发电及供热厂站、95%容量煤矿在运在产,内蒙古霍林河矿日产煤25万吨全力支撑东北区域供电供热;集团所属北方一些发电供热厂站还免费延长15天供暖,为各地应急物资生产和居民居家隔离提供了可靠基本保障。

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因日常运行、维护对人力的需求非常少,成为疫情期间能源保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了能源结构多元化的优势以及能源转型的成功。

当然,进一步推进能源应急能力建设,我们也应继续关注新能源消纳及其对电网安全带来挑战的问题,通过市场推动、新能源技术提升与改进,共同参与整个电网的安全性控制需求。

中国电力报:当前核能发展趋于多元化,包括核能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核能供暖等方向都有不错的发展。您认为未来核能多元化利用的前景如何?

王明弹:当前,能源体系面临稳定供应与清洁低碳转型的双重挑战,具有节能减排、化石能源替代的迫切需求,核能具有清洁无碳、能量密度大、供给可靠性高的特点,将在能源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核能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空间。

核能综合利用是我国推进能源革命、实现低碳清洁发展的重要方面,其中海阳核电站是我国第一个实施大规模热电联产的核电项目,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大规模核能供热的顺利实施将对我国未来能源革命的走向,尤其是解决北方清洁供暖的热源问题给出了全新的思路,事关重大、影响深远。

核能综合利用在核能供热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海阳核电的核能供热采用热电联产的方式,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开展技术创新,在发电的同时进行供热,提高了机组循环热效率,电厂效率提高了,排到大海和环境的热量减少了,环保效益显著,为我国核电发展开辟了新路子,为北方清洁取暖提供了新方案。

核能供热具有大体量、清洁、稳定可靠、价格有竞争力等特点。海阳核电厂1台机组只要抽出已经发过部分电的五分之一的蒸汽,就可以满足一个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用暖需求。如在胶东半岛布置4个大型核电基地,辅以集中储热,配合环胶东半岛骨干热网,将能够完全替代青岛、烟台、威海地区全部的燃煤集中供热。这种供热方式经济上可行、技术上有保证、环保效益显著,将能促进传统供热模式向清洁、统一、宏观可调节、微观释放市场活力的新兴供热模式和业态转变。

核能供热实质上提高了核能的热利用效率,随着技术发展,有望进一步大大提高核能热利用效率,增加供热能力,同时进一步降低供热成本,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转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