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汽车产业巨头并购 电动化提速

作者:姚振山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0-06-04 浏览:

前有宝马增持华晨宝马股权,后有大众入股江淮汽车,并且成为国轩高科这一中国排名前五的动力电池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再加上吉利这两年的并购和布局,都是瞄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汽车电动化趋势已经在提速,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市场蓬勃发展,时不我待了。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姚振山

最近,汽车行业有两起并购案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第一起是大众汽车出资10亿欧元获得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且增持江淮大众股权至75%,由此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另一起是沪市上市公司华菱星马的控股股东星马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华神建材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这部分股份占到了公司总股本的15.24%。而这两天相关媒体纷纷报道称,吉利可能会成为华菱星马股权的接盘方,以股权收购来补齐吉利在商用车领域存在的短板。

目前在汽车行业,传统燃油车的销售状况并不是特别理想,两起并购案似乎都是发生在燃油车领域,似乎与汽车行业的变革趋势不符。但是仔细思考下来,这也许正是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提速的预演。

汽车电动化,主战场在中国,无论是电池还是新能源汽车整车,都占据了全球50%左右的市场份额,也是行业巨头的必争之地。但是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格局来看,发展的态势和格局却不一样。先来看中国,中国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采取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希望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到中国发展,获取巨额利润,同时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建立和完善。可是30年下来,市场是外资和合资企业的天下,而核心技术却寥寥无几。电动车给了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和后来居上的可能性,在解决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的同时,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基本做到自主可控,因此是必须发展。日韩是跟随发展,主要是看中庞大的中国市场,而且发展好了,也许可以改写世界汽车行业的江湖排名和地位。而发展最慢的是欧洲和美国,毕竟无论是奔驰、宝马、大众,还是福特、通用,以往都曾经是燃油车时代的翘楚,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力以及零部件和销售的供应链,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电动化过程中,中国和日韩推进较快,美国除了有特斯拉这个鲶鱼,通用,福特等很难有自我革命的勇气,而欧洲更是涉及到“左右手互搏”,动力更加不足。

但是,最近这半年,欧洲提速明显,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力度。因为几大厂商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电动化的趋势不可改变,如果再不及时发力,估计在汽车行业新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会被淘汰出局。

那么最快的方式是什么?加码中国市场,通过并购获得进入市场的捷径,通过获得管理权来提升进入市场的效率。

大众入股江淮汽车,外界看得很明白,布局的重点是新能源汽车。吉利,乘用车里面有沃尔沃在手,目前看并购是成功的。而在2018年,吉利花费巨资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单一股东,其披露出来的核心目的就是希望和奔驰一起,在汽车电动化领域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加速电动化发展。

另外,吉利在汽车清洁能源利用上,一直在走甲醇内燃机路线。而甲醇内燃机技术,包括升级版的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领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契合业界共识,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领域会首先得到应用,而且优势会大于锂电池技术。本次加码华菱星马,补齐商用车短板,是否会是扩大甲醇技术应用范围的前奏?相信会引发业界关注。

前有宝马增持华晨宝马股权,后有大众入股江淮汽车,并且成为国轩高科这一中国排名前五的动力电池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再加上吉利这两年的并购和布局,实际上应该都是瞄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因为汽车电动化趋势已经在提速,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市场蓬勃发展,时不我待了。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