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MOF衍生的锂硫电池固体电解质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学材料站 发布时间:2020-06-09 浏览:

锂硫电池(LSB)目前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由于聚硫化合物的关键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针对上述现象,德州奥斯汀分校的Arumugam Manthiram教授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A Metal Organic Framwork Derived Solid Electrolyt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文章。

本文提出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MOF)衍生固体电解质。MOF固体电解质是在奥斯陆大学(UIO)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将磺酸锂(-SO3Li)基团接枝到UIO配体上,得到的-SO3Li接枝UIO(UIOSLi)固体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和多硫化物抑制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酰亚胺中合成锂基离子液体(Li-IL)、锂双(三氟甲基磺酰)酰亚胺后,得到的Li-IL/UIOSLi固体电解质在室温下具有3.3×10-4s-cm-1的离子导电性。

Li-IL/UIOSLi固体电解质以其独特的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多硫化物穿梭,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锂硫电池采用Li-IL/UIOSLi固体电解质和Li 2S6正极电解质,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在250次循环后保持84%的初始容量,每次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为0.06%。

背景简介

1、解决锂硫电池缺陷的方法

高效、经济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需要高性能的储能技术。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氧化物正极有助于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但是过渡金属正极的高成本阻碍了它们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的应用。在各种新型储能系统中,锂硫电池(LSBs)由于其理论硫正极容量大,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硫电池技术。然而,LSBs的实际应用受到一系列与充放电过程相关的固有问题的阻碍,导致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容量衰减快。常用的液体电解质作为介质将中间多硫化物锂(LPSs)迁移到负极区,导致锂金属负极中毒。此外,锂在负极处的非均匀成核导致不希望的树枝状结构,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先进的正极设计,功能插入层(夹层),分离器改造,电池配置工程,和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最近,用固态电解质(SSE)代替液态电解质已经被探索出来,以解决与聚硫化物梭形物和锂枝晶相关的基本问题。尽管SSE的使用阻碍了LPSs的扩散并抑制了锂负极上枝晶的形成,但是SSE之间的低导电性和界面电阻并且电极会降低LSBs的性能。许多方法已经被报道用来解决SSEs的缺点。例如,Tao等人报道了一种Li7La3Zr2O12(LLZO)纳米粒子填充的聚乙烯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该填料在40°C时将SSE的离子导电性提高到1.1×10-4s cm-1,并稳定了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

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连接体形成的纳米多孔金属有机骨架(MOFs)也被用作聚合物基质中的纳米填料,以发展SSEs。无孔颗粒可以提高聚合物电解质在室温下的离子导电性。由于其可设计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的离子输运孔/通道,MOF基材料不仅被用作纳米填料,而且还被直接用作离子固体电解质。Wiers等人报道了第一种MOF基电解质。2011年。通过将异丙醇锂(LiIPR)与具有多孔MOF结构的Mg2(dobdc)(dobdc4-指1,4-二氧基-2,5-苯二甲酸)结合制备固体电解质。这种新型固体电解质在27°C时可提供3.1×10-4s cm-1的离子导电性。此外,接枝的功能性MOF配体上的基团显著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和阳离子转移数

2、MOF电解质的研究现状

最近也对基于MOF的电解质进行了LSB的研究。UIO-66的独特结构(UIO指在奥斯陆大学首次开发的MOF结构)可以抑制多硫化物物种的穿梭。最近,人们设计了一种基于UIO-66和PVDF混合基质的纳米多孔分离器。另一方面,仅使用SSE,它可能无法在活性物质利用率、倍率能力和整个循环寿命方面获得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硫的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差,通常导致本体硫正极的利用率低,特别是在液体电解质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在贫电解质条件下,使用Li2S6正极可以促进硫活性物质分散到正极基体(碳主体)中。在这方面,尽管穿梭的主要缺点是,使用溶解的多硫化物作为硫源正极有助于提高硫的实际利用率。基于上述方面,一种新型的LSB,称为混合电解质LSB,综合了SSE和多硫化物正极的优点提出了在这种LSB中,使用了LISICON或NASICON(如LATP、LYZP)固体电解质,并使用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Li2S6作为活性正极。使用SSE在比容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电池性能,可循环性,消除锂负极上的寄生反应。然而,LISICON或NASICON的SSEs通常表现为低离子导电性或与锂金属不相容。

核心内容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锂硫电池与一个基于MOF的SSE和Li2S6正极。MOF-SSE是在UIO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带有磺酸锂(SO3Li)基团接枝(称为UIOSLi)。UIOSLi SSE在Li-S细胞的运行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首先,它起到隔离作用,防止负极和正极之间的电接触。其次,它为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提供了离子通道。最后,它作为LPS屏障防止多硫化物的穿梭。在UIO中接枝SO3Li官能团可使SSE在室温下的电导率提高到3.3×10-4s cm-1。混合电解质LSBs与UIOSLi SSE和Li2S6正极电解质表现出显著的倍率能力、高库仑效率和长循环性。

图1. Li IL/UIOSLi固体电解质膜形貌及元素图

文章链接:

A Metal Organic Framework Derived Solid Electrolyt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001285

老师简介:

Arumugam Manthiram 教授

Arumugam Manthiram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和转换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是该领域国际上非常著名的学者,美国UT-Austin讲座教授。截至目前,他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560余篇,被引用19000余次(H因子为71),培养了100余名博士和博士后。他是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士、美国AAAS会士,获得过电化学学会电池研究奖等奖励。

分享到:

关键字:锂硫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