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正点财经》)充电桩的安装,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很多老旧小区因为车位、电源等问题,都难以安装,那么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情况有没有好转,是否面临新的问题呢?
上海的王先生,今年初准备换一辆混动新能源车,一方面可以取得上海车牌,另一方面自己开车出去玩,也没有里程焦虑,不过等他选定了车后,烦恼也跟着来了。
上海新能源车消费者 王先生:焦虑和失意,不满意,因为这个安装充电桩来来回回,手续繁多。
王先生告诉记者,首先遇到的就是电桩安装问题,因为申请上海绿牌,首先要自己装充电桩,而自己没车位,物业就不让装,最后是费尽周折找到了一位邻居,租了他的车位,之后又是跑电力公司,又是跑电桩公司,总算在3周之后,装上了充电桩。
上海新能源车消费者 王先生:最后一公里谁来帮助消费者消除安装充电桩这种疑虑,增加方便,减少环节,有没有必要要那四张表啊?对吧?一个章够不够啊?一个表行不行啊?
业内人士表示,像王先生这样自己申请安装,确实费时费力,不过这比几年前已经好多了,多数协调后,都能装上,也有企业在社区布局公共电桩,帮助个人申请上海绿牌。整体来看,目前各方的态度都相对积极,但确实缺乏统一的协调。
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人杰:希望是说一键式的,比如说物业的审批,电力的关于这个新能源电表的这个审批,最后这个上牌,通过我们几个平台的打通,一站式的让消费者,一键就可以申请完毕。
个人装电桩困难,企业安装电桩也不容易,记者走访发现,场地、电网接入依然是企业遇到的两大难点。尤其是好的场站资源,众多企业争抢,租金也就水涨船高,而即使签约了好的场站,也会碰到毁约,其他公司来抢场地,或者在附近又重新布局。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 吴丹:布局来说,我们希望是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从充电站点整体的量控制到充电设施整体的控制,我们是要适度超前,超前很多或者投放量远远超过实际需求量的话,可能对大家的发展会不可避免导向价格战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