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来小康:储能技术十年之内将出现大规模应用拐点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http://www.escn.com.cn/ 发布时间:2011-06-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17日,中国电科院超导电力研究所所长兼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来小康在由中国储能网主办的首届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国际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来小康从储能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本网认真整理了来小康所长的主要演讲内容,现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很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开会像今天有这么多人在的次数不多。我想多数会上,都集中在讨论储能技术定位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市场容量有多大?根据什么来配置储能?以及发展什么储能技术?为什么要发展这种储能技术?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

    首先储能的定位:当前电网面临新的挑战,第一:能源变了,电网中的电从传统的煤电转变为绿色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按自然发电,波动性间歇性的问题出现。2、电网要高效减排。极端天气频发要求我们增强供电的可靠性。传统电网无法面对。3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也需要储能技术。电网的模式要从即发即用得到转变。储能的定位就是功率传输到电量传输,从输电网到能源网的转变的核心技术。

    储能是一种多学科的战略性前沿技术。我们当前讨论现有各种技术的优劣,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能达到我们所需求的技术。储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技术支撑!储能在以下三个方面都起作用。第一: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方面起作用。第二:在分布式发电方面起作用。第三在传统电网的升级改造上起作用。

    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遵循就近平衡的原则。哪里有波动就安装在哪里。

    选择哪种储能技术?有四项指标。技术、经济、安全、规模四个指标。可以引发电力系统的变革的储能技术首先要有一定的规模。达到MWH是一个根本的起点。没有这个功率,引发不了电力系统的变革。在这种规模下,还要实现安全运行。另外的技术和经济性也需要考虑,技术角度来讲,其循环寿命和转换效率两个指标最为重要。
    
    来小康认为:各种储能技术出现拐点的一个象征性的标志是KWH造价达到1500元之内,循环次数达到5000次。来小康认为10年以后肯定有某种技术可以达到这一指标。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