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能源服务这一蓝海市场,从项目开发的角度上看,当前的主体参与者为电力公司、燃气公司及新能源行业企业。
以两大电网和各大电力公司为代表的电力系玩家,力推“以电为中心”的开发理念,燃气系玩家则力推“以燃气为中心”的开发战略。
以自身的核心优势为立足点,无可厚非。但无论以哪种能源品类为中心,都不能改变商业角度的“以客户为中心”这一基础。
无论以哪种能源品类为中心,最终的形态也必然还是实现多能耦合、综合服务。所谓殊途同归,对不同身份的综合能源项目开发商而言,一概如此。
而当前,在以两大电网和各大电力公司为代表的主体力量的大力推动下,综合能源系统“以电为中心”的开发理念日渐成为主流。
但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终端能源中电力的占比目前只有25%左右,虽然在电能替代、电气化等政策的推动下,电力的占比将持续提升,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其依然要弱于占比高达50%左右的热能。
那么,构建以热能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是否可行?在目前可查的公开信息中,尚无任何相关信息。
但事实是,在很多产业领域,终端的能耗占比最大的不是电能,而是热能,比如冶金、造纸、化工、食品、药品等行业,热电消耗比都超过了3倍。
在这样的应用场景下,用户需要更多的是蒸汽、热水,而非电能。此时,要针对性地开发一个综合能源项目,就应该因地制宜,跳出以电为中心的固有思维。
一个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最基本的特点是要实现电、气、冷、热的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在此前提下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高效廉价的能源供应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
在偏热需求的用户需求响应上,如果依然以电为中心,则必然需要多一道流程的电热转化。因此,构建以热能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是值得尝试的。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支持构建以热能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这对热力厂商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当可以作为一种可选方案,但天然气毕竟是不可再生能源,从长远的角度以及经济性的角度考量,或许都不是最佳选择。
利用聚光光热技术,理论上亦能满足这一需求。高效的聚光集热技术可以实现高达500摄氏度以上的蒸汽输出,对这类高品质蒸汽进行梯级利用,即可实现发电、供蒸汽、供热等多能源供应需求,完全可以满足偏热需求的用户需求。
目前,已有部分聚光光热技术公司开始深入研究这一市场。他们认为,聚光光热是一种最佳的可以实现热电联供的新能源技术,搭配廉价的蓄热技术,可以完美契合综合能源市场的部分客户需求,具有较大的开发潜能。
将于今年7月16日~17日在江苏常州召开的2020第七届中国国际光热大会特别设置了光热技术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应用的专场分论坛,届时就这一话题,相关与会嘉宾将展开深入探讨。有兴趣参与请点击光热大会报名参加本届大会。
任正非说,“如果说华为公司有哲学,那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这句话放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再合适不过,这是其与传统能源市场的最大区别,在这个市场化的市场中,唯有以客户为中心方能赢得客户,而构建以热能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也正是在以部分应用场景的客户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