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茹阳阳吴可仲北京报道
“左手”回购,“右手”减持。启迪环境(000826.SZ)在资本市场上演了不寻常的戏码。
近期,启迪环境抛出一份回购计划,涉资3亿~6亿元。而在回购期间,启迪环境的第二大股东桑德集团却宣布减持。对此,启迪环境证券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桑德集团的减持是他们自己的资金安排,上市公司没有参与其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启迪环境的业绩并不乐观。2019年,其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75.72%,负债合计逾270亿元。同时,其在建工程余额保持在高位,且多地项目曾出现停滞、延期等状况。
上述启迪环境人士告诉记者:“我们的在建工程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在建项目,这些项目从开始的设计到建造、再到运营,都是公司由自己来做的。140多亿元的在建工程,其中50多亿元,在年报中进行了披露;部分投资较小、数量较多,就没有在定期报告里明细披露。”
对于各地在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该人士表示:“我这边接到的通知是,在建项目(进展)都是正常的。”
前次回购未达下限
2020年1月,启迪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为不超过13.16元/股,回购总金额在3亿~6亿元之间。
按该次回购总金额3亿~6亿元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总数约在2279万~4559万股之间,占启迪环境总股本的1.59%~3.19%。公告还表示,启迪环境回购股份实施期限为1年,本次所回购股份数量的50%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50%将用于转换公司发行的可转债。
截至5月末,回购期限已过三分之一,启迪环境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30余万股,占总股本的0.0921%,共计耗资1020万元。
对于推出此次回购计划的原因,启迪环境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回购是为了延续2018年的相关回购计划。当时的回购计划因为资金上的一些安排没有完成;这次是为了完成上次对二级市场的承诺。
原来早在2018年底,启迪环境就曾通过股份回购计划。彼时,启迪环境方面声称的回购金额较此次更大,为5亿~10亿元。不过该回购计划“雷声大雨点小”,截至2019年末回购期满,公司实际完成回购股份约390万股,耗资不足4000万元。
对此,启迪环境方面表示,前次回购总金额未达到回购金额下限,主要因当时公司在环保细分领域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且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外部融资困难。为保障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债务偿付及项目建设,而未能在期限内完成回购金额下限。
与二级市场上回购自家股份同时进行的,还有启迪环境大股东的持续减持。
2019年8月,启迪环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桑德集团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3300余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6%,减持期间为公告之日起约6个月内。
截至2020年3月13日,上述减持计划到期,桑德集团共减持启迪环境股份逾1748万股,减持均价9.63元/股,若以此计算,套现约1.68亿元。
不过,桑德集团的减持计划并未停歇太久。2020年5月13日,启迪环境再次收到桑德集团减持计划,后者计划在未来约6个月内,减持启迪环境股份合计不超过4291万股,占启迪环境总股本3%。
对于是否在间接使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替大股东接盘,上述启迪环境人士表示:“桑德集团的减持是他们自己的资金安排,上市公司没有参与其中;此次回购是我们在2018年就推出的,现在是第二期,只是时间刚好重合了,两者没有冲突。”
巨额“在建工程”
启迪环境此次的回购,正是在公司业绩滑坡的背景下进行的。
2019年,启迪环境营收近102亿元,同比减少7.43%,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公司的净利润则更早出现端倪,自2018年开始掉头向下,近两年连续下滑;2019年,启迪环境的扣非净利润约为1.5亿元,下滑幅度更是超过70%。
同时,启迪环境2019年末负债合计逾270亿元,仅当年利息费用就高达6.58亿元,是公司扣非净利润的4倍以上。
在巨额负债背后,启迪环境的“在建工程余额”水涨船高。
2014年,启迪环境的在建工程余额仅为约24亿元,2015年飙升至62亿元,之后逐年攀升,至2019年末已达约142亿元。2019年年报显示,当年近142亿元的在建项目余额中,有近100亿元为固废(垃圾焚烧发电、环卫等)相关项目。
上述启迪环境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的在建工程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垃圾焚烧发电、环卫等)在建项目,所有这些项目,从开始的设计到建造、再到运营,都是公司由自己来做的。”
此前,在2019年12月,记者调查了解到,启迪环境位于山东济南和吉林白城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处于停滞、延期的状态。
此外,启迪环境2019年5月对深交所问询回复称“已完成投资1.63亿元、项目进度40.81%”的营口德美鲅鱼圈焚烧发电项目,进展也不如意。记者在当年12月调查获悉,该项目选址已改做他用。当地知情人士表示,启迪环境接手该项目但“没弄成”,后来这片地就外包给一个本地老板准备养鳄鱼了。
不过,启迪环境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我这边接到的通知是,在建项目(进展)都是正常的。”
“去桑德化”?
其实,此次减持的二股东桑德集团,原本为启迪环境的控股股东。
早在2003年,当时桑德集团携水务、环保两大业务,入主陷入连续亏损的“ST原宜”(启迪环境前身)。2015年4月,桑德集团将所持8.46亿股启迪环境股份(占总股本的29.8%)转让给启迪科服(启迪环境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退居第二大股东至今。
股权转让完成后,启迪环境多位高层逐步发生变动。2019年4月,“桑德系”掌舵者文一波辞去启迪环境董事长职务。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启迪环境正在“去桑德化”。
作为昔日启迪环境的老东家,桑德集团日子也并不好过。
桑德集团官网信息显示,其多年来深耕于固废处置领域,现着力于生物质燃料生产销售及电力销售、垃圾处理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Wind数据显示,桑德集团所持启迪环境股份存在高比例质押。同时,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2019年11月的信息显示,桑德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未履行支付7819万元义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019年12月,桑德集团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公司虽然遇到困难,不过尚在坚持。”近期,启迪环境董秘则告诉记者,“桑德集团是启迪环境第二大股东,但其产业和启迪环境完全不相干。股东的经营不在我们的并表范围,(所以)情况我们不是太了解。”
据启迪环境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年末,启迪科服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占启迪环境总股本的33.56%;桑德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桑德投资”持股占启迪环境总股本的15.81%,其中,桑德集团持股12.37%(1.77亿股),桑德投资持股3.44%(4920万股)。
对于桑德集团的减持事宜,上述启迪环境证券部人士表示:“桑德集团目前的减持计划就是已经披露的内容,没有其他更多情况。桑德集团会按公告的减持计划进行操作,我们也会实时更新相关的减持进展,履行信批义务。”
启迪环境2019年年报还显示,两个月后的8月18日,启迪环境于2017年非公开发行的2.35亿股限售股的3年锁定期满,也将上市流通。
对此,上述人士表示,“(即将解禁的限售股份)对公司股价压力不会太大,因为大部分是我们的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应该是不会减持的。其余是由桑德方面持有,其并没有承诺不减持。不过减持也好,增持也好,都是股东方的权利,我们会予以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