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群翌能源“三班斧”定江山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 发布时间:2020-06-15 浏览:

随着燃料电池行业的深入发展和燃料电池技术的更新迭代,检测市场的需求显著提升。无论是第三方检测机构还是电堆系统企业,都在加快引进检测设备,以对出厂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进行把关。

在这种市场检测需求驱动下,已有一批检测设备企业以性价比高、服务响应及时、设备设计人性化易操作、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服务需求而抢得先机,并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其中就包括群翌能源,一家专业的燃料电池测试设备供应商。

截至目前,不止一家用户企业向高工氢电反馈:“国产检测设备中,群翌能源不管是设备还是服务,都是数一数二的。”

群翌能源于2006年进入氢燃料电池检测市场。经过十四年深耕积累,现已推出从100kW到200kW的全系列测试设备产品,涵盖了从燃料电池材料到发动机的相关测试解决方案。

基于产品的丰富性,其在国内外拥有大量客户,已在全球市场共销售超过900台以上的燃料电池检测设备。2020年,既便疫情肆意横行,在众多客户资源的拥趸下,该公司截至目前依然已完成全年4亿营收目标的50%。

当然,耀眼的成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群翌能源这种知名度与品牌认可度,实际上是其较早进入行业以来精益求精做产品、脚踏实地为客户谋服务的一种持久积累。

三大优势抓住产业机遇

群翌能源成立之初,国内发展燃料电池尚处于“一穷二白”状态,市场上的测试设备、测试方法以及燃料电池零部件等更是非常缺乏。

“当时我们敏锐地认为这是一个方向,加上当时团队都是做燃料电池出身,有一定基础,一拍即合,撸起袖子干了起来。”群翌能源副总经理吴振利在接受高工氢电采访时说,既然认准了方向,就不怕路途遥远,这一干就是十四年之久。

在这个过程中,众所周知,经历过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两次示范运行之后,社会公众才认识到,燃料电池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变成商品是可能的。但其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重心又放在纯电动汽车上,燃料电池经历着冷热交替的来回折磨。群翌能源能够历经风雨存活下来想必并十分不易。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扎扎实实锻造锤炼了这家公司。

“十几年间,我们的设备从硬件到软件经过了几十次的改版与产品迭代。我们一路跟着国内外的客户成长,不断优化我们的硬件品质以及软件多样性。”吴振利表示。目前,群翌能源的燃料电池的检测设备,主要分为膜电极、电堆、系统等三大类。在燃料电池的种类上,涵盖了DMFC、PEMFC、HTPEM、SOFC这几大类。

持续地摸索、优化与沉淀,让群翌能源在2017年迎来开花结果和收获期。

彼时正是39号准入文件开始实施之年。39号准入文件具体是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17),该准入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并且设定了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唯有通过相关检测才能获得准入凭证。

在39号准入文件的推动下,国内燃料电池行业产生了大量的检测设备采购需求。群翌能源抓住这一产业机遇而大放异彩。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高工氢能总结认为群翌能源的成绩是三方面作用的结果:

其一:研发实力雄厚

据高工氢电了解,群翌能源目前在燃料电池部门从事燃料电池的检测设备的达100多人,其中研究开发人员占一半。也就是说,群翌能源有较为强大的研发实力,依托这种实力,群翌能源对于燃料电池检测设备的技术,掌握得更深、更远。

其二:产品品类丰富

群翌能源的品牌理念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该公司开发了燃料电池从研发到生产的所有的检测设备,产品不可为不齐全,并且据悉其还能够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

此外,相对于Greenlight、Feulcon等国外检测设备品牌存在产品交期方面时间较长,存在排队的现象,群翌能源交货相对占优势,同时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与客户频繁互动,服务及时,这让越来越多的电堆、系统厂商将合作的“橄榄枝”抛向群翌能源,尤其在疫情影响下,这种“倾向”更加明显。

多重产品与服务优势下,目前包括上汽、一汽、潍柴、国电投、国鸿、鸿基创能等从产业上游MEA材料、电堆一路到发动机系统集成公司,都在大量使用群翌能源的检测设备。

具体在细分市场中,国内氢燃料电池MEA检测设备几乎90%用的是群翌能源的设备;燃料电池电堆的检测设备市场,群翌能源也拥有比较高的占有率,并且在这领域群翌能源最高已可做到200kW的检测设备。

业界同仁亦向高工氢电反馈,在所有国产检测设备品牌中,群翌能源是做得非常好。

持续优化成本与交货期

虽说先天技术沉淀和后期品牌培育铸就了群翌能源的市场地位。这不等于说群翌能源就已高枕无忧,或停滞了追求。

吴振利告诉高工氢电,该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成本与交货期。“不同于锂电池,燃料电池有着燃料供应的环境,这其中还牵扯到加温、加湿、加压等条件。目前的测试设备都还是手工组装生意,交货期都还在几个月以上,虽然现在的产能都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未来市场的需求再上去一个数量级的时候,如何能够对于市场需求进行快速的响应就会是一个挑战。”

在设计面上,如何能够简化设计,遇到同样的功能,降低设计成本,也是一个挑战。“因为燃料电池使用的是氢气,因此很多安全与控制环节是不能省略的。这一部分也需要进一步思考看怎样在兼顾安全与性能的情况下,把产品成本做出更好的控制。”吴振利说。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到燃料电池检测市场,群翌能源也将迎来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高工氢电了解到,近两年来,长城集团、中国汽研、上海汽检、神力科技等企业及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早就瞄准了燃料电池检测市场商机,并购进相关检测设备,设立燃料电池检测中心。

2020年3月22日,天津东丽区政府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中汽中心”)举行签约仪式。中汽中心拟投资19.9亿元,在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开展燃料电池、动力电池和电驱动三大板块的检测业务。

燃料电池检测设备领域百舸争游的局面即将到来。“目前国内进入检测设备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越来越多。”群翌能源亦有同感。

不过对此,群翌能源显得很沉得住气。

“这一领域远非外界想象得那么简单,主要因为燃料电池设备涵盖的知识领域很长,相关的经验参数很多。要做出一个设计可能不太难,但是要做好一个设计却需要很长时间的产品验证与积累。”群翌能源表示。

事实上,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做检测设备的厂商,确实也只有很少的数量。与之相对,群翌能源在定位上从始至终其都在坚持做一个有品质的品牌。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加速产业的实现,因此如何能缩短客户在燃料电池开发的学习曲线,是我们很重要的产品服务精神,不管是硬件产品、软件的功能、现场的服务等等,我们希望能帮助我们的客户加速进入燃料电池的开发或者生产环节,协助客户降低开发的初始摸索期。这样的服务方式,一直是我们的核心重点。”群翌能源的信念中朴实里透着真诚。

他认为,尽最大努力地帮助客户成功,就是让自己走向成功。

分享到:

关键字:群翌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