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截至目前甘肃已达成年度交易计划432.68亿千瓦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6-18 浏览:

推动绿色电网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知行合一,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长期秉承的宗旨,也是每一个电网人的行动准则。

清洁能源支撑绿色发展

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甘肃新能源理论可开发量超过1亿千瓦。2019年,新能源装机2221万千瓦,开发不足四分之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甘肃省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以来,甘肃电力不断加快外送通道建设,先后建成祁韶直流、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青豫直流等新能源外送工程,同时,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已经进入选址阶段,力争将陇东打造成甘肃清洁能源输送的新干线、新动脉。

近年来,该公司千方百计拓展外送电市场,创新交易品种,坚持新能源优先外送,加强与相关省份战略能源合作,不断扩大甘肃“绿电”外送规模。

截至目前,酒泉—湖南特高压输电线路已累计输送清洁能源超过148亿千瓦时;2019年建成投运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将河西清洁能源东送、西送能力分别提升到800万千瓦以上、600万千瓦。目前正在规划设计的陇东特高压规划输电容量预计将达800万千瓦。

2020年,甘肃与9个省(市)签订电量交易协议634亿千瓦时,其中政府间协议电量624亿千瓦时,占总协议电量的98.4%。截至目前,甘肃已达成年度交易计划432.68亿千瓦时。甘电外送的“朋友圈”正在逐步扩大。

低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天下黄河第一弯,天蓝水清,牛羊成群。在保护母亲河、协助生态治理的征程上,玛曲供电公司通过走访和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清洁用电宣传,用自己的行动让这一片万水汇聚的宝地永葆青春。

“我们通过为黄河沿线的牧民群众算‘用煤好’还是‘用电好’的经济账,加深了人民群众对电能替代的认识。通过开展清洁能源进校园项目,完成了马日马寄宿学校等煤改电项目,实现了玛曲黄河畔无烟化建设。”玛曲供电公司副经理史南介绍道。

6月5日,位于武威市古浪县的八步沙林场微风轻抚,绿树成荫。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武威供电公司为了保证八步沙林场的植树造林用电,积极铺设电力专线,同时加强电网巡视,确保生态恢复用电无忧。“八步沙植树,用水是关键。我们为林场建设了2.4千米的10千伏线路,安排专人对林场线路实施经常性特巡,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武威供电公司员工韦成介绍。

八步沙同样见证着一个绿色的崛起。39年来,在可靠电力的支撑下,八步沙林场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建设美丽中国树立了典型和榜样。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道路上,有像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这样的“时代楷模”,有像史南、韦成这样的“绿网”守护者,也有像王庆铃这样的普通市民。他们都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生态治理的实践者,环境保护的行动者。

绿色贵州电相助

陈举 李松蔚 雷光杰

近年来,贵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充分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全力消纳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变,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电网力量!

优化发电调度

清洁能源发电量达33.8%

今年以来,贵州电网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清洁能源消纳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超前谋划,多措并举,在发电调度中,优先吸纳清洁能源。

汛前,该公司完成了对33条关键线路和“黔电送粤”等4个稳控系统“高保真”传动试验,保障了省内清洁能源送出通道安全可靠。同时,做好水电蓄能消落腾库工作,为清洁能源大发满发做足了准备。入汛后,该公司快速反应、精准分析,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火电机组开机,全力协调优化西部电力,满足省内清洁能源发电需求。

在加强清洁能源调度的同时,贵州电网不断打通清洁能源消纳“堵点”,加快推进500千伏奢香至鸭溪输电线路、500千伏兴仁至独山输电线路、500千伏八河变电站扩建等一批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地区骨干网架建设,解决局部地区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此外,该公司优化并网流程,跟踪服务新能源发电项目,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全额消纳。目前,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33.8%,全年将不低于35.8%。

“自2018年以来,贵州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共计548万千瓦,占全网新增装机容量八成以上。”该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张涛说,当前贵州电网实现了从“水火优势互济”到“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的历史性转变,推动了贵州电网工业新时代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保存量抓增量

实现替代电量12.05亿千瓦时

今年以来,贵州电网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新能源消费革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时机,结合贵州产业结构特点,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不断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电制茶、电烤烟、电酿酒等项目落地,让绿色能源助力贵州经济发展。

近日,在黔东南烤烟种植大县施秉,施秉供电局正在加紧对涉及89个烤烟棚的“煤改电”配电线路进行改造施工,确保在7月烘烤前完成改造。

据了解,施秉县烤烟种植面积4.25万亩,预计收购烟叶10万担,约占黔东南州总量的四分之一。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施秉县将在3年时间内,对集中连片的1200余个烤烟棚实施“煤改电”工程。

“与传统烤棚相比,新的烘烤设备操作简单,温暖可控,烟叶品质更好,周边环境无污染。”施秉县烟草公司烤棚管理负责人宋学兵说,改造后的单个烤烟棚用电负荷达24千瓦,是原来烤烟棚用电的8倍,用电量大幅增加。

“必须盯紧每一个可实施的项目,稳存量,促增量。”贵州电网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说,在推进电能替代项目实施中,配备专人进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全力发掘新增替代项目。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推动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145个,今年1~5月新增1237个,实现年替代电量12.05亿千瓦时,全年将力争实现30亿千瓦时。

建设“美丽中国、多彩贵州”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贵州电网在努力实现绿色运营的同时,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绿色发展表率作用,助力全社会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引导消费者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发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