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电力直接交易出现正价差正常吗?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享能汇 发布时间:2020-06-23 浏览:

6月15日,新疆电网2020年6月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全疆月度直接交易交易结果出炉,结果显示,出清电量5.69592亿千瓦时,成交价格275.5元/千千瓦时。统一出清价差,+25.5元/兆瓦时(新疆地区标杆电价为250元/兆瓦时),这是在继5月份新疆首现,+34元/兆瓦时的正价差事件,连续第二个月再现电力交易正价差。

之前享能汇分析5月份正价差时提到:

在西北五省刚刚开始整合煤电资源的档口,新疆5月出现的正价差不得不让人对二者之间产生联想。从历史数据看,新疆的需求侧新增用户越来越多,需求侧以抢电量为主。而发电侧本就倾向于谨慎的策略,加上煤电资源整合,报价维持。终于在5月出现正价差。

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且受供需关系影响,新疆电力交易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新疆今年的电力直接交易共规划了530亿千瓦时的交易电量。其中,分为年度482亿千瓦时+月度48千瓦时。

年度包括:定向双边交易电力用户全年电量规模约152亿千瓦时和年度全疆直接交易电量规模按330亿千瓦时;月度交易主要为月度交易规模按48亿千瓦时。

而新疆的实际交易电量却超出了既定的规划电量。

今年1月份,新疆进行的年度直接交易中,原计划330亿千瓦时规模的年度交易,在出清时交易电量达到了401亿千瓦时,超出了原本年度直接交易电量330亿千瓦的计划,超出了71亿千瓦时。

而超出年度交易电量的部分只能被分解到月度交易电量中去,按照原有48亿千瓦时的月度规划来算,则需要每个月多出5.92亿千瓦时的交易电量。

由于新疆在今年放开了中小用户的参与电力市场的限制,故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短时期迅速增长,但是原有的月度交易电量显然不够,这就直接导致了电量供不应求现象的出现。

年度月度的不平衡也是问题的一方面  

上文提到,由于年度交易电量超出了年度规划电量,故多余的电量便分摊到了月度交易,也就是说年度交易电量过多,而导致计划月度交易电量过少,说明在长期的年度和短期的月度交易分配上面均出现了供需失衡的问题。

此前,5月售电市场爆出了新疆出现正价差的情况。这是国内首次出现月内集中竞价市场正价差的现象。

因为有了5月份的正价差情况,新疆电力市场开始在6月份加大交易量,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在第一次发布的6月月度交易公告中称,市场交易电量是2.9亿千瓦时,但在第二次补充公告中将交易电量提高至6亿千瓦时。

虽然在6月份提高了月度交易量,但依然出现了正价差的现象,由此进一步证明了月度供需失衡的存在,说明目前月度需求的缺口也较大。

电力供给侧调整不是涨电价

结合近期国家出台的两部文件已经西北煤电资源整合来看,供给侧依然会进一步调整。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严控煤电新增产能规模,在保障消纳的前提下,支持清洁能源发电大力发展,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补贴退坡,推动建成一批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

同时在《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将积极稳妥推进煤电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作用,淘汰关停不达标落后煤电机组。继续做好现有违规建设煤电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

煤电整合也好,电力价格下降与上涨也好,这些都不是电力改革的目的,而电改最终还是要让市场起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通过市场的供需双方参与来达到市场的均衡,并真实反映各要素的价格。

市场的合理价格是由市场均衡来决定的,市场均衡则是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也称为均衡价格。新疆的价差典型为供给变动导致的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动,从短期来看,市场供给是决定市场价格的直接因素,而从长期来看,还是以市场的供求平衡来调节价格。

长期来看,新疆的中长期规划应该兼顾电力需求的实时变化,同时满足中长期的电力需求供给。另外也需要积极开展用户侧的需求响应,增强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力。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现货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