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造车新势力到了困则思变的时候

作者:张忠岳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0-06-29 浏览:

车市持续下行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跌跌不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5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8.7万辆和219.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0%和5.9%,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4.5%,传递出积极的复苏信号。与之相对,新能源汽车5月产销量仅为8.4万辆和8.2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25.8%和23.5%,并没有随大盘同涨。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5万辆和28.9万辆,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9.7%和38.7%。

在这种形势下,除了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日子普遍难熬。对于抗风险能力更弱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更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问题。

最新的例子是博郡汽车,因资金危机被业界高度关注的博郡汽车于日前发布通告,称公司研究决定自6月15日起全员待岗,待岗期间每月仅发放生活费,且不再享受各种假期和福利待遇。在之前的6月13日,博郡汽车创始人、总经理黄希鸣已经向外界发布一封署名公开信,承认目前遭遇严重的经营困难,资金链遇到危机。

像博郡这种迟迟未能实现新车量产而遭遇资金荒的造车新势力并不在少数,很多身处边缘的新造车企业起死回升的机会已经十分渺茫。

事实上,即便是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企业蔚来、小鹏、理想汽车,日子同样不好过。最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晒出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的合照,并配文“忆苦思变……”

造车新势力集体遭遇危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必然的是造车初期持续存在的亏损。要知道,目前风头正劲的特斯拉,虽然成立于2003年,但在2018年三季度才迎来上市8年后首次盈利, 2019年甚至还一度在破产边缘徘徊。

特斯拉曾经历的艰难,正是当下众多中国造车新势力面对的现实。未来该怎么办?何小鹏说的没错——忆苦思变。

深陷危机的博郡汽车已经有所反思,黄希鸣在公开信中坦言,他作为博郡汽车领导者,没能关注宏观环境、行业、市场的变化,错失很多融资机会,最终导致公司面临资金荒。对于博郡汽车接下来的命运,他表示,“决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在当前阶段,以公司已经形成的成果和产品,积极对外合作,争取创造正向现金流……力争带领博郡汽车走出困境。”

市场竞争就是如此残酷。一方面,中国新车市场已经结束高速增长,容纳不了如此多的汽车品牌,未来市场集中度必然提升,造车新势力突围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传统汽车企业,特别是外资车企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码布局,它们拥有深厚的造车功底和雄厚的研发资金,绝非造车新势力在短期内所能比。

如果不出意料,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包括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加速优胜劣汰,一部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和品牌将会被淘汰出局或者接受整合,能够胜出的只是极少数者。

造车,是一件需要强大勇气和魄力的事情,也是一件成功率极低的事情。从某种程度看,疫情只是加速了行业洗牌阶段的到来,提前关闭了造车新势力的窗口期。从现实出发考虑,从活下来的角度思考,一部分造车进度慢、融资能力弱的企业不妨寻求新的出路,如转型成为零部件供应商、寻求与其他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或者干脆直接卖身给实力更强的玩家。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