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美国人的电动汽车时代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4-02-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直活在风尖浪口的特斯拉,在节前又闹出了大动静:建成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充电网络。然而,可能是过年的气氛实在太浓,抑或是整日拆拆建建没完的中国人,对盖几个电站这样的小事实在难提兴趣,国内对这件或将成为美国电动汽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人们的眼睛,依然盯着“售价高昂”、“极寒地区充电不灵”、“拉动锂电池产业”等等不放。

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在我看来,至少体现了一个事实:在这轮代表未来趋势的全球竞争中,我们与强者的差距再次拉大。

就第一方面来说,当前电动汽车的发展,“车”本身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虽然电池效率及续航里程的提高仍需假以时日,极寒、酷热等极端环境下的问题尚待克服,但从一辆汽车的角度和要求而言,不管是特斯拉、宝马的洋货,还是比亚迪、江淮等自主品牌的土产,都可供消费者放心的购买和使用。

于是关键的问题,就正在转向产业的另一个方面—充电设施。在没电的时候可以尽快找到充电的场所,是消费者敢于接受电动汽车的心理预设,也是电动汽车在各国实现商业化的必要前提。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够看出特斯拉建成这条全国性而非某一区域的充电网络的意义。按照特斯拉的规划,今后以这条大动脉为轴,充电网络将逐渐覆盖整个美国人口聚集的区域。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国界才是美国电动汽车车主活动范围的边界,美国人将真正进入电动汽车时代。

而反观我们,虽然不能说一个国家这么多年的努力与投入,不及一家商业公司的成就,也不能忽略我们与美国不同且更加复杂的具体国情,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总体发展,还有很多在原地踏步,很多困于利益的纠缠,很多没有找到方向。

除了建成充电网络,特斯拉更具意义的举动,是平价车型的推出。普通美国人买得起、用得了电动汽车的日子,似乎不再遥远。相比之下,衷心希望赢了起点的我们,一样不会输在终点。

分享到:

关键字:美国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