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即将加码 概念股一览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6-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一览 
 
  一、客车类 
 
  600066宇通客车(600066)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 
 
  600686金龙汽车(600686)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动力车型研发成功。 600166福田汽车(600166)北京公交集团已向福田汽车订购800辆混合动力客车,成为国内最先受益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公司。 000957中通客车(000957)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动力客车和奥运纯电动客车,均代表了目前我国纯电动客车的最先进水平。 000868安凯客车(000868)在新能源客车方面,与上海瑞华合作开发了国家电网纯电动9 米客车、国家奥组委的纯电动 12 米公路客车、11 米纯电动公交客车;在代用燃料方面,进行了 12 米公交客车搭载潍柴LPG 欧三发动机,11 米公交客车搭载大柴CNG 发动机,10 米前置公交车搭载南内CNG 发动机等的开发。 600458时代新材(600458)其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技术也属国内领先水平。 
 
  二、轿车类 
 
  000800一汽轿车(000800)一汽轿车的奔腾B70HEV从公布技术参数来看,是三家中唯一的强混合类型新型动力汽车,技术比较先进。 600104上海汽车公司确定了明确的新能源战略,目标是2010年上汽计划实现混合动力轿车商品化。 000559万向钱潮(000559)集团全资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电池、电机、电控、总成上全面发展,属国内领先。 000625长安汽车(000625)计划在未来数年投入30亿元研发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车,并将推出一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民车。 
 
  三、驱动系统类 
 
  600580卧龙电气(600580)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比较领先。 600366宁波韵升(600366)无刷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比较领先。 
 
  四、上游资源 
 
  600432吉恩镍业(600432)镍氢动力电池大规模发展将直接扩大镍的需求量。 600111包钢稀土(600111)公司在稀土贮氢合金这一氢能原材料领域占居国内领先地位。 000762西藏矿业(000762)拥有锂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盐湖20年开采权。一旦动力锂电池大规模应用,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000839中信国安(000839)也拥有丰富的锂资源。 600549厦门钨业(600549)若镍氢电池取得大规模应用,作为原材料的稀土用量将随之增加。 600459贵研铂业(600459)燃料电池若能成功产业化,铂的深加工业务或将因此受益。 002192路翔股份(002192)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51%股权。融达锂业所属的甲基卡锂辉石矿为一座大型锂辉石矿床,适宜于采用露天开采。 
 
  五、蓄电池 
 
  002407多氟多(002407):六氟磷酸锂销售,大规模投产将带动我国锂电产业,公司向新能源产业转型,长期成长空间大。 600196复星医药(600196)拥有专门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的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权。 002091江苏国泰(002091)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600884杉杉股份(600884)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 600478科力远(600478)正谋求从丰田HEV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向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成品供应商的转变。 000839 中信国安 奥运期间,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50辆纯电动大客车。 600192长城电工(600192)参股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600846同济科技(600846)拥有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的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 000571新大洲A(000571)参股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共服务领域用新能源汽车将是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启动重要力量,约有2.3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公司以公交电动化为新能源汽车切入口,到2011年底,共计约200台电动大巴及300台纯电动出租车成功交付深圳公交系统使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已在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车领域占领先机。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汽车 扶持政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