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7月10日,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以下称“CGC鉴衡”)向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阳光电源”)颁发了国内首张电化学储能电站用电池管理系统(BMS)认证证书,依据标准为GB/T 34131-2017《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CGC/GF 176:2020A《电化学储能系统用电池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
近几年,电化学储能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已达1.71GW,同比增长59.4%;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2GW。2020年05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多角度地提出电储能建设的指导意见;目前,已有10多个省区发布了电化学储能建设方面的实施文件。可以预见,随着风电、光伏等非水可再生能接入比例不断提高,电化学储能在未来的电力调节和辅助服务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逐渐成为标准配置。
为满足行业发展需要,CGC鉴衡正在全方位地开展电化学储能检测认证服务及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包括:
部件和设备级检测认证,如:电池、连接器、电缆、变流器(PCS)的检测认证。
系统级检测和认证服务,如:集装箱式电化学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消防和温控系统的检测和认证。
电站建设过程相关服务,如:设备质量监造,到货验收,工程质量验收。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储能电站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其核心功能包括:SOC(含SOH、SOE、SOP)估算及系统实时健康状态评估,电池均衡控制及实时修复,系统和部件过温、过流、过压和欠压保护,EMS实时响应和调控。为实现其功能,BMS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包括:不同使用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电气安规、EMC等方面的要求;电压、电流、温度监测,数据采集,通讯等方面的精度要求;消防和安防方面的要求。
GB/T 34131-2017中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各方面性能和精度要求,但某些方面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特别在SOE估算精度、电量均衡控制等核心性能和指标的检测方面,未给出具体方法。作为对GB/T 34131-2017标准的补充,CGC鉴衡联合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了CGC/GF 176:2020A《电化学储能系统用电池管理系统补充技术要求》认证技术规范,在GB/T 34131-2017标准基础上,对BMS规定了细化和补充性要求。
阳光电源围绕储能系统安全和寿命两大关键难题,依托丰富的研发实力和应用经验,自主研发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电芯、电池簇、电池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的SOC、SOE、SOH实时计算;大数据预测算法,对电池工作状态实时诊断,提前介入相关告警和保护,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支持故障录播功能和故障可视化设计,实现了故障电芯快速定位和诊断;支持远程软件在线升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阳光电源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测试样品全面满足GB/T 34131-2017、 CGC/GF 176:2020A要求。SOC(SOE)估算精度、电能量计算精度、电流精度等关键指标远优于GB/T 34131-2017中的限值要求,处于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