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三峡集团风储联合电站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招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三峡集团 发布时间:2020-07-15 浏览:

市场环境下风储联合电站多场景多目标柔性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TGT-XNY-QT202027D

1 招标条件

为解决市场环境下风储联合电站多场景多目标柔性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的技术难题,拟进行市场环境下风储联合电站多场景多目标柔性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项目名称)招标,项目已获批准,项目资金来自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专项经费,招标人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三峡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况

本项目针对提升风电场多应用场景下运行灵活性的实际需求,研究储能选型与容量优化配置、风储电站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协同控制机理及柔性控制策略、不同应用场景下风储电站市场运营模式等关键技术。通过开展面向多应用场景的储能选型与容量优化配置研究,分析平滑风电功率波动、跟踪调度指令、保证电压质量、参与辅助服务等不同应用场景下储能容量需求,掌握面向多应用场景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优化确定配置储能的类型和容量。通过开展风储电站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协同控制机理研究,建立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下风储电站协同控制的可行域,分析协同控制策略的适应性,掌握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下风储电站协同控制特性与机理。通过开展市场环境下适应多场景多目标的风储电站柔性控制策略研究,建立不同边界条件下风储电站柔性控制模型,提出市场环境下适应多场景多目标的风储电站柔性控制策略,掌握典型应用场景下风储电站柔性控制性能评价方法及自适应优化算法。

2.2 招标范围

本次招标分1个标段,市场环境下风储联合电站多场景多目标柔性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课题1 面向多应用场景的储能选型与容量优化配置:

(1)新型大容量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技术经济性研究;(2)储能系统的接入方式、应用场景及功能需求研究;(3)提升风电场运行灵活性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课题2 风储电站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协同控制机理研究:

(1)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下风储电站协同控制可行域建模;(2)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下风储电站协同控制策略适应性分析;(3)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下风储电站协同控制特性与机理研究。

课题3市场环境下适应多场景多目标的风储电站柔性控制策略研究:

(1)不同边界条件下风储电站柔性控制建模;(2)市场环境下适应多场景多目标的风储电站柔性控制算法研究;(3)典型应用场景下风储电站柔性控制性能评价及自适应优化。

课题4 风储电站柔性控制系统研发及工程示范:

(1)风储电站柔性控制系统开发;(2)工程示范研究。

2.3 计划工期:

计划启动日期:2020 年 8月 15日

计划验收日期:2022 年 3月 31日

签订合同至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因审批方面等原因导致工期发生变化的,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投标人应同时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资质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为一般纳税人;

业绩要求:近五年承担新能源发电与储能融合研究类项目不少于2项(提供证明材料,例如合同或国家相关部门出具的任务委托书等);

信誉要求: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未处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限制投标的专业范围及期限内;

财务状况: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

人员要求:参与项目的团队骨干成员有不少于2人具有高级(或同等职称)及以上职称,且本项目负责人在近五年具有担任类似研究项目负责人的经历。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3 投标人不能作为其它投标人的分包人同时参加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

4 招标文件的获取

4.1 招标文件发售时间为2020年7月10日10时整至2020年7月19日17时整(北京时间,下同)。

4.2 招标文件每标段售价500元,售后不退。

5 投标文件的递交

5.1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2020年08月04日10时00分。本次投标文件的递交为网上提交,网上提交的投标文件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上传至电子采购平台。

5.2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招标人不予受理:网上提交的投标文件未成功上传至电子采购平台。

6 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电子采购平台、三峡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网站上发布。

7 联系方式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站 招标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