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图片新闻 返回

行业低迷给油企带来生存考验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0-07-18 浏览:

●黄 宇

2020年已过半,但新冠肺炎疫情对石油行业的冲击仍没有大幅消退的迹象。从投资数据来看,2020年可能将成为石油行业十年来最不景气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行业萧条,早已负重前行的石油企业该如何挺过漫漫寒冬?

石油业遭遇十年最低迷年份

在疫情暴发期间,因交通出行需求的减少,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下降。能源行业主流研究目前普遍认为,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将降低10%左右,回到2012年的水平;天然气需求也将下降2%。需求大幅减少使得很多油气生产商不得不选择减产甚至停产。据油服公司贝克休斯6月发布的数据,全球油气钻机数量降至805座,同比减少321座;美国活跃油气钻机数量降至279座,不到去年同期的1/3,这一数字也是有统计以来的最低。

比起油气需求的下降,油气价格的暴跌更导致石油企业承压。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36美元/桶,比2019年均价低近40%。而36美元/桶的油价,也远低于各大石油公司年初制定资本支出时预设的油价下限。4月,布伦特原油均价甚至跌至18.38美元/桶,比很多石油生产商的盈亏平衡点还低。展望下半年,油价很难大幅回升。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市场预测指出,下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37美元/桶,这意味着,2020年有可能成为过去十年原油均价最低的一年。需求和价格双双跌至冰点,石油企业必将经历一次非同小可的生存考验。

不遗余力减少开支

短期来看,最大程度减少开支、保持财务稳健,是石油企业最迫切的需求。首先,大幅削减资本支出成为一项基本操作。在大型石油公司中,沙特阿美、埃克森美孚的资本支出削减幅度接近30%,且都达到100亿美元级别;道达尔、BP、壳牌、埃尼公司和雪佛龙的资本支出降幅也超过20%。而随着行业挑战的加剧,一些企业可能还会加码削减支出。以道达尔为例,3月曾宣布削减30亿美元的投资,后续又宣布进一步削减10亿美元投资。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今年全球上游油气投资总额预计仅为3280亿美元,将比2019年降低近1/3。这一数字不仅是过去十年的最低水平,而且不足2015年高峰时期的1/2。

除了削减资本支出,一些石油公司在人员方面也进行了大幅削减。5月底,雪佛龙表示,预计年底前裁员10%~15%,意味着,该公司这一轮裁员人数将有4500~6750人。6月,BP也宣布将裁员15%,总人数达到1万。不少大型油服公司也宣布了裁员计划,其中全球第二大油服公司哈里伯顿计划裁员5000人,威德福计划裁员6000人。据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统计,2020年北美油气行业的失业人数目前已超过10万。

与此同时,降薪可能成为全球油气行业新常态,不少油气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已开始带头降薪。道达尔首席执行官潘彦磊就已提议,将其固定薪酬降低25%。而由于浮动薪酬部分经济指标的预期变化,今年潘彦磊的总薪酬将较去年减少30%以上。道达尔董事会各成员还决定,年度股东大会将各自的出席费降低25%,执行委员会成员同意在今年余下时间将固定薪酬降低10%。

危机正重塑石油行业

推出种种大刀阔斧的瘦身举措,不仅是各大油企应对短期挑战的策略,而且可能推动石油行业发生更深层次的转变。长远来看,石油企业的运营朝着更精细化、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将是不可逆趋势。实际上,过去几年,这一趋势已显现。

2014~2019年,各大石油公司公开数据均显示,油气行业的生产成本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多家公司的桶油生产成本降幅超过30%,且部分公司的桶油生产成本并未因后续油价上涨而大幅回升。今年道达尔的桶油生产成本相比2014年下降了50%。预计未来这种低成本战略会长期持续。

虽然今年石油公司做了业务“减法”,但他们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丝毫没有减弱。潘彦磊近期表示,公司在低碳电力领域的投资今年仍将维持在15亿~20亿美元。这一投资金额在道达尔今年总资本支出中的占比在10%~14%。据统计,一季度,道达尔宣布6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吉瓦,涉及太阳能和风能。上半年,道达尔、壳牌、BP、Equinor(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多家公司还公布了净零排放计划,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5月中旬,道达尔、Equinor等公司更是携手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将投资6.9亿美元共同开发欧洲首个商业规模的碳捕集和存储项目——北极光项目。

不难看出,众多石油企业发展转型的步伐并没有因疫情而放缓。究其原因,虽然疫情引发油气市场的危机,但这并非油气行业当下面临的唯一挑战。气候变暖问题、替代能源的发展、能效技术进步等,未来都可能为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而疫情只是加强了石油公司对不确定性风险的重视。无论减少经营风险,还是顺应市场需求,发展清洁能源业务都很必要。这场危机之下,一个新的能源时代亦在酝酿中。

分享到:

关键字:石油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