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华山一条路,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在成功迈过1万辆的交付门槛、市场地位初步稳固后,上市就该提上日程了。
7月11日,理想汽车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书(FORM F-1),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LI”。文件内容显示,融资目标初步定为1亿美元(并非最终融资目标,后续数字还会更新),发行价格区间和发行量等信息均未透露。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中金公司为理想汽车首次公开募股的联席主承销商,老虎证券和雪球旗下的雪盈证券为副承销商。
“目前,造车新势力在国内都还达不到上市的要求,港股也难度较大。”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股因此就成为惟一选择。然而,在瑞幸财务造假事件之后,再叠加当下宏观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理想汽车想要在美上市,难度相较于两年前的蔚来汽车大了许多,即便公司业绩各方面都表现良好,恐怕也不容易成功。
■赴美上市早有端倪
理想汽车赴美上市早有端倪。去年6月,理想汽车的主体公司之一——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和家”)的股东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为配合车和家搭建VIE架构并完成重组,公司拟以香港全资子公司利欧香港认购并持有车和家开曼公司股份;同年12月,车和家有17位投资人退出,注册资本从9.15亿元缩减至6.82亿元,当时引起了业内的不少猜测,认为这正是理想在搭建VIE架构(VIE架构是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途径,蔚来汽车就是采用此架构在美股上市),为赴美IPO做准备;今年年初,路透社报道称,理想汽车正在申请赴美IPO,计划募集5亿美元以上,最早将于上半年上市,高盛为牵头交易的主要投行;5月13日,车和家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其中,注册资本由7.25亿元减少至约4.33亿元,减少2.92亿元,降幅约为40.2%,18位股东退出,剩余11位股东;7月6日,车和家新增了11条股权出质信息,11位股东全部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如今看来,这些举动都是理想汽车在为赴美IPO进行前期准备。
同样正在筹谋登陆美股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小鹏汽车,上月有消息称,小鹏汽车已经向美股市场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整体上市计划预计为今年7月到9月,已经聘请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其中摩根大通为主承销商。对于这一消息,小鹏汽车官方回应非常模糊:“小鹏汽车会密切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动态,以把握有利企业发展的融资机会。”
“从目前情况来看,造车新势力几乎都冲着上市,很可能是此前在和投资人合作时定下了保底条款,如果几年之内上不了市,实控人得回购。”曹鹤直言,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不管最终能够融资多少,哪怕只拿到1块钱,只要能成功上市,就能对之前的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风险投资)有个交代了。
■筹备期业绩好于蔚来汽车
虽然同样是在量产交付半年后这个时间点,但与两年前的蔚来汽车相比,理想汽车招股书中的各项数据显然要好看得多。
首先,市场销售成绩表现突出。理想汽车在招股书中提到,从2019年11月开始批量生产理想ONE,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交付超过1.04万辆。要知道,在两年前蔚来汽车递交的招股书里,从2017年12月16日到2018年7月底,同样是半年左右的时间,ES8仅完成交付481辆,有超过1.7万个订单等待执行,其中大约1.2万个订单已经交付5000元订金,生产总量为1300多辆。
其次,资金方面,理想汽车也远低于蔚来。根据理想汽车披露的招股书,今年一季度营收达到8.5亿元,并实现了6800万元的毛利润,毛利率达到8%,运营亏损大幅缩小至2.34亿元,公司净亏损缩小至7710万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亏损大幅度收窄。相较之下,蔚来汽车当时的业绩更逊色。2018年上半年,蔚来汽车总营收为695.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99.1万元),其中汽车销售营收67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439.9万元),其他销售营收24.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9.2万元)。其中,运营亏损为5.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39亿元),而上一年的同期运营亏损为人民币19.96亿元。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理想汽车还在招股书里提到,截至今年3月31日,理想汽车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约合1.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5亿元),这进一步表明,理想汽车并非是“口袋空空”才选择上市,而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来开展下一步的研发等相关布局。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当下确实是上市融资的好时机,在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营收成绩后,必须在技术路线优势还较为明显的当下,更好地“俘获”投资人的心。尽管理想汽车给自己贴上了“第一个在中国成功商业化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公司”标签,但不可否认的是,业内仍有人认为,增程式只不过是当下纯电动汽车使用环境和体验不佳的过渡产品,一旦电池或充电技术有重大突破,增程式汽车未必就能像现在这样吸引如此多的消费者。
曹鹤对于理想汽车的上市前景并不看好:“尽管从招股书呈现的市场表现和业绩来看,理想汽车现在的成绩比当初的蔚来汽车好一些。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宏观环境是影响中国车企能否在美实现上市的第一因素。”
■新一轮中概股“回流潮”涌现
正如曹鹤所言,在经历了今年4月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后,美国资本市场目前对于中概股“不太友好”。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苏杰指出,美国市场信息披露及监管趋于严格,瑞幸事件就是美国强化监管中概股的导火索。
全美最大线上证券平台盈透证券宣布,计划对持有低估值中概股的客户实施新的保证金规定;今年5月21日美国参议院还通过了《国外公司问责法案》,规定一家外国公司连续3年未能遵守上市公司监督委员会的审计要求,将禁止在美股上市,中概股在美上市的整体环境趋于收紧。
另一方面,由于远离本土市场,企业通常难以达到企业应有的估值,因此除了少数重磅股外,大部分美国中概股估值都偏低,很难获得美国主流投资者认可,再融资进程往往受阻。因此,近段时间以来,以新浪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中概股正在积极筹措回归事宜。
但不同于新浪这样的“大佬”,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即便知道当下融资环境不佳,政策收紧,美股也几乎是其无奈选择。在曹鹤看来,理想汽车也好,小鹏汽车也罢,目前想要进入A股几乎是不可能的,也难以达到港股上市的要求,只能去纳斯达克试试了,说不定能“对上眼”。
不过,也有人看好理想汽车的上市前景。一位接近理想汽车的投资人认为,由于美国证券市场上的特斯拉和蔚来汽车都已经逐渐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尤其是蔚来汽车近段时间表现不错,更加坚定了投资人对智能电动汽车前景的信心。“理想汽车上市后,市值应该能达到七八十亿美元。”该投资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