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告别充电难,城市“慢充桩”布局要加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发布时间:2020-07-29 浏览:

在众多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最为受政策青睐。无论是在补贴方面,还在配套服务方面,中央与各地政府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作为汽车爱好者,笔者曾经先后购买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个感受让笔者最深刻,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PHEV,虽其自身优点明显,驾驶感觉好、节能又经济,但充电问题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瓶颈。特别是电动汽车在行驶里程越长时,所需要充电时间也越长。

因此,为缩短充电时间,电动汽车对电池和充电桩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尽管近年来,产业链各相关方为此都在不懈努力,但目前看来,成效仍有限,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依然不短。

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使用电动汽车的经验和感受,认为各城市应该重视利用现有条件,拓展电动汽车交流慢充模式的普及性,使之能够配合直流快充模式,尽可能为广大车主提供充电便利,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普及推广。

事实上,PHEV与增程式电动汽车,对充电设施要求比较低,一般都是用普通接地两相交流电进行充电的。大多数用市电直接充电就可以,虽然充电时间比较长,但因功率不高,对电网没有额外要求,对充电设施等各类服务要求相应也低,在满足电动汽车车主的充电需求方面潜力巨大。

以笔者现在使用的长安PHEV为例,笔者白天开车外出,晚上如果能在停车的地方充满电,每天至少可以减少六十公里行驶里程的燃油消耗。

因此,笔者在自驾旅游时,每到一地歇脚住店时,首先就会询问是否可以充电,幸运的是不少酒店都能提供充电服务,允许笔者使用他们的普通两相交流插头进行充电。这样就能为笔者解决为了给车充电而排队等待,甚至调整行程的烦恼。

但实际上,不是所有酒店都允许这样做。在笔者入住的酒店中,用各种理由拒绝笔者充电请求的并不在少数。比如有酒店担心给汽车充电会带来诸如电路短路这样的麻烦,有些酒店甚至对此很排斥,直言这并不是宾馆的服务项目。当然也有个别酒店因为没有停车场,不具备充电条件。

总结近期的自驾游感受,笔者强烈建议, 包括酒店在内,城市内所有的停车场都能提供普通两相交流(接地)电源服务,为电动汽车,特别是PHEV和增程电动汽车,提供充电便利。

这类充电模式不需要额外配置充电设施,且充电时间一般会在低谷时段,也不会影响电网安全。事实上,许多场所基于现有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车主这样的充电需求。

一谈及交流慢充模式,就不得不提一提电动汽车直流快充模式。相比较之下, 后者对电网要求高,相应配套建设与服务所需投入就高,所以充电收费也很高,以致使电动汽车经济性并不显著。而 前者虽然充电时间长,但可以在晚上车主休息时充电,且因为用的是低谷电,所需费用显著降低,这就能大大提高在经济性层面,使用电动汽车对车主的吸引力。

因此,笔者希望,中央或各地负责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的部门 能够重视交流慢充的重要意义。建议国家能源局能会同有关部门,如国家旅游局、住建部等部门,积极开展普通交流慢充的推广工作,以支撑电动汽车的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系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原主任)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