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国网2014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坚强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这意味着“坚强智能电网即能源互联网”以国网公司文件的形式得到确定。
坚强智能电网即“能源互联网”
据了解,“能源互联网”的表述首次出现在2013年12月刊发的刘振亚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中,并在2013年12月6日首发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一书中予以强调。此次国网2014年工作会议则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网架坚强是指电网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运行灵活,适应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具有强大能源转换、输送功能和资源配置能力;广泛互联是指跨洲、跨国、跨区域大电网以及配电网、微电网等协调发展、紧密衔接,电网与物联网、互联网相互融合,构成广泛覆盖、功能强大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高度智能是指利用信息网络、广域测量、高速传感、智能控制、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发、输、变、配、用、调各环节高度智能化,具有自动分析、识别、预判、自愈故障的能力;开放互动是指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促进用户与电网双向互动,灵活适应各类电源并网和客户多样化需求。
当前东中部地区雾霾不断加剧,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迅猛发展,西南弃水和西北、东北、内蒙古弃风弃光矛盾日益突出,加快电网发展的要求十分紧迫。为此,刘振亚表示:“要把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承载和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促进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
特高压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新一轮的能源变革与发展中,我国的新能源、智能电网发展均走在了世界前列。能源发展与配置的重要基础——电力输送,在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的‘能源互联网’即特高压电网非常重要。”日前,上海电力学院教授、原党委书记周光耀指出。
由此可见,特高压在能源互联网中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特高压电网承担着将西北、东北、蒙西、川西、西藏及境外电力输送至我国中部地区负荷中心的重要职能。通过以特高压为特征的大电网接入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才能构筑多能互补的配置平台,推动绿色、清洁能源大发展。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也提出,随着特高压输电等先进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电网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输送载体,还是功能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实现多能互补、协调开发、合理利用;能够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用电负荷中心,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能源配置;能够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手机等相互融合,服务智能家居、智能社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发展,是我国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