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风险报告中,气候风险并未被列为全球五大风险之一。而2020年的报告中,全球五大风险都与气候有关:极端天气、气候行动失败、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人为环境灾害。
金融稳定委员会(The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相关工作组将气候风险分为两类: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相关风险和气候变化实际影响的相关风险。
气候变化带来的实际风险包括飓风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由于通常媒体会进行报道,因此这类实际影响的风险很容易被识别和关注。然而,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长期的、物理的风险,如海平面上升等,则很少引起大众关注。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ETRI)
天然气市场研究所
白桦
01、转型风险受到的重视度较少
在全球能源发展过程中,能源转型风险受到的重视相对较小,包括缓解和尝试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要的政策、法律、技术和市场变化。能源行业一直存在转型风险,Enerdata数据显示,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全球最大,占比45%。其中,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能源部门总排放量的83%。向低碳经济转型不可避免涉及电力部门的能源转型。
当前,能源转型是一个较大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创造性破坏”这一术语被20世纪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约瑟关.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所推广,主要指“不断从内部变革经济结构、不断摧毁旧结构、不断创造新结构的产业突变过程”。破除旧的做事方式,为新方法腾出空间。这一概念可应用于能源转型,用以描述向低碳能源转型的新方法。
02、能源转型需要较长时间来实现
学界认为,从技术创新到市场主导至少需要40年,整个经济体的能源转型或需要数百年的时间。因为,许多经济部门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燃料和技术。预计未来全球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成为主体能源。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现行政策情景下,2040年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力和生物能源)仅占全球能源需求的7%。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分别始于1880年和1954年,要成为主要能源供应仍需要时间。IEA预计,基准情景下,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将是满足供应的主要能源,2040年在全球能源需求中占比为74%。可持续发展情景下,2040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需求的17%,化石燃料占58%。
03、能源转型的速度或导致资产搁浅
当能源转型缓慢推进时,经济调整成本较低。当能源转型速度较快时,伴随着能源供应和能源价格的冲击,经济调整成本较高。以上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搁浅资产。剑桥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研究所将其定义为受向下升值影响的资产,或因低碳转型而转换为负债的资产。
资产搁浅或将给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造成能源安全风险。因此,能源转型最好是渐进、有序的转型,将资产搁浅风险的影响降至最低。根据金融智库碳追踪(CarbonTracker)的数据,如果能源快速转型,将全球平均气温增幅限制在高于工业化前2摄氏度的水平,或将减少三分之一的2018-2025年化石燃料资本投资计划约5万亿美元。根据彭博指数,近年煤炭生产商的市场估值(以企业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A)逐步下降,过去5年降幅为62%,而太阳能产品公司的资产同期增长32%。
企业可以通过设计战略来驾驭创造性破坏。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投资决策中将碳排放成本内部化。例如,英国石油公司在开发全球项目时假设每吨征收40美元的碳税;丹麦石油天然气(DONG)公司向风力发电转型。
04、资产搁浅的应对
垄断型企业在引入竞争和资产重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成本上升。资产搁浅可能出现在许多经济部门,包括能源、房地产、农业、矿业、公用事业、运输等。资产搁浅受技术成本下降、环境问题、消费者偏好以及政府法规和政策等因素影响。
目前,由于太阳能光伏和陆上风能技术成本的迅速下降,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欧洲部分公用事业公司由于电力供应过剩和电网增量需求疲弱导致价格走低,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减值费用记入资产负债表。根据安永公司数据,2016年欧洲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的资产减值达230亿欧元(250亿美元),约占其总市值的8%。对其新投资、融资能力造成影响,而新投资反过来又会影响能源系统的安全。近期,挪威政府允许本国价值1万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减持部分煤炭和能源公司的股份。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则主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能源公司加强合作,而非剥离其在能源公司中的股份。目前,由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组成的全球网络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和央行被要求评估与气候有关的金融风险,并将与气候有关的风险纳入对金融系统的监管。
为了找到满足能源需求,能源转型应该渐进、有序、可持续的推进。同时还需要尊重各国的战略和优先事项。国家间相互协作的方法有利于减少能量转换混乱。此外,为了最有效地管理陷入困境的资产风险,还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能源转型速度的决定因素,帮助决策者协调有序的能源转型,加强合作研究以填补知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