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第七期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舜华新能源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0-08-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31日下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七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下称:舜华新能源)。舜华新能源董事总经理刘绍军、副总经理姚才华等相关负责人一同接待了调研团一行。

舜华新能源成立于2004年,公司以推动氢能技术应用为使命,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新型气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引领者。经过多年发展,舜华新能源已掌握高压供氢加氢核心技术,具备了围绕核心产品进行系统设计及集成并提供技术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能力,业务领域涵盖氢能、核能和分布式能源。

调研团专家组与舜华新能源负责人合影

舜华新能源成功开发了燃料电池汽车车载供氢系统35MPa集成式瓶阀、35MPa/70MPa高压加氧机、移动加氢车、增压加氢器等产品,先后完成了安亭加氢站、上海世博加氢站、广州亚运会加氢设施、深圳大运会加氢站和云浮加氢站的设计建设,并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提供加氢服务。

截止目前,参编12项标准,参与29项科研,荣获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

调研团专家组与舜华新能源代表交流座谈

会议期间,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舜华新能源具有14年加氢站建设运营经验;10年车载氢系统开发经验;建有国内首个70MPa大连加氢站;国内首套高压氢气循环测试系统;国内首套GTR13试验设备;连续11年荣获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

车载供氢系统。70MPa供氢系统及加氢机;状态判断与指示/故障诊断/智能唤醒;工作电压9~16V;工作电流<200mA;工作温度-40~80℃;通讯协议SAE-J2799/SAE-J2601;网络类型CAN 2.0 500Kbps;防护等级IP67。

车载供氢系统--核心零部件:车用高压集成瓶阀;车载供氢系统控制器;红外通讯模块等。

车载供氢系统--技术服务。

系统布置设计,氢系统仿真计算,零部件测试验证服务,控制系统开发;

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准入咨询,氢系统生产、测试非标设备开发,氢循环及零部件非标设备开发,车载氢系统氢/氮置换。

业务范围

自成立以来,舜华新能源一直致力于氢能产品及系统开发,形成了从产品到系统、技术服务等高压加氢/供氢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舜华新能源在高压储氢/供氢、加氢站、加氢设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设计集成能力,可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至系统技术服务的安全、可靠、低成本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

控股子公司:上海舜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驿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云浮舜为氢能有限公司、新疆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氢能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服务平台;打造氢能知识普及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关键部件及技术的工程化转换;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主要案例

安亭加氢站、雄众加氢站、上海化工区加氢站、云浮加氢站、罗定加氢站、大连加氢站。

交流会上,调研团专家对舜华新能源加氢站整体解决方案、国内首套核电站高压供氢系统、特种装备(军品)开发设计等成果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专家们现场还提出,愿意将这些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对接给用户单位。同时,对企业的远期战略规划、市场经营思路、科研成果转化、商业化应用场景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建议。

调研团专家了解车载供氢系统

工厂车间学习交流

舜华新能源推出的氢能源车

参加调研的专家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课题组组长/教授陈永翀、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原陆军工程大学教授沈卫东、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处周晓宇、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王以诚、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赵宇、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林万双、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微电网产品线总经理黄浪、眉山加州智慧小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路、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电池技术经理黎明/高级技术经理刘中柱、湘能楚天电力集团董事长陈伟其/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黄强/设计总监蓝伟科、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金建、中国储能网记者博乐。

本期调研获得湘能楚天电力集团、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眉山加州智慧小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维龙(镇江)机电科学研究、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关键字:舜华新能源 储能产业调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