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第七期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永联科技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0-08-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4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七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联科技”)。永联科技董事长朱建国等相关负责人热情接待了调研团专家一行。

调研团专家与永联科技负责人合影

永联科技成立于2007年8月,是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储能应用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深圳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新能源及能源互联网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完整的电力电子软硬件技术研发平台和业界一流的研发团队,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储能和太阳能发电领域多项核心技术,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储能领域的先行者和智能电网领域的骨干企业。

根据调研安排,调研团专家先后参观了永联科技的西丽麻磡光储充充电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光储充一体式微电网系统、公司的整装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及充电运营管理云平台中心,并与朱建国董事长及研发技术人员交流座谈。

西丽麻磡光储充充电站

(一)梯次利用,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树城市电动化标杆

永联科技率先将光伏发电和储能领先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西丽麻磡光储充充电站由永联科技和深圳市鹏程电动汽车出租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安装了永联科技研发生产的直流充电桩25台,光伏装机容量41.135kW,配套安装1套1MWh储能系统,每天可为300辆电动出租车及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

永联科技1MWh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光储充一体式微电网系统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解决方案利用光伏太阳能发电,无排放、无噪音、无污染,产生持续经济收益,是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同时利用新能源电动汽车退役的动力电池在充电站建设储能系统,做到充电削峰填谷,减少白天峰期充电电量及电费,在电网故障停电时采用离网运行模式对新能源车应急充电。这种创新解决方案既能实现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不仅保护环境、创造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又能降低充电运营电费成本、解决新能源车应急充电需求,代表了深圳市新能源技术应用的城市高度,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出行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领域,永联科技在深圳地区投资建设并运营了近40座规模化的充电站,为深圳巴士集团旗下3000多台电动大巴和数百台电动出租车提供了有力的充电服务保障,助力深圳巴士集团成为全球首家规模化纯电动公交运营企业,树城市电动化运营标杆并向全国复制推广。

(二)技术驱动,持续专注研发创新和产品迭代

依托于公司完整的电力电子软硬件技术研发平台和业界一流的研发团队,永联科技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夯实公司的技术研发创新实力,打造技术领先、性能卓越、安全可靠的电源产品,助力新能源汽车充电和储能行业的发展。

500kW三电平储能逆变柜

永联科技最新研发的三电平模块化储能逆变器,采用单体100KW的三电平模块,并联扩容形成100KW-1600KW功率等级的储能逆变器整机。系统采用三电平拓扑,谐波更小,效率更高,噪音更低,最高抓换效率达到98.6%。内部散热风道与控制电路相互隔离,适用潮湿、粉尘、盐雾等恶劣环境条件下运行。控制算法采用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具备惯量与阻尼调节,能自主地一次调频调压,还支持并离网双向无缝切换。该模块化的储能逆变器支持多种类电池接入,克服电池系统的短板效应,避免电池簇间环流,提高系统转换效率。公司的户用储能产品出口日本、韩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储能充电技术更受到跨国公司青睐成为其重要技术合作伙伴。

100kW三电平储能模块

公司自主研发的NXR系列恒功率充电模块,具备输出功率、输出电压范围、高温下的输出效率、满载效率高等行业领先的卓越性能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国网、南网的两网系统和国内主流充电桩生产制造企业,市场保有量超过20万台。

永联科技充电模块产品

8月最新发布的UX系列ChaoJi大功率直流充电模块不仅完美对接ChaoJi大功率充电标准接口,更是在传承NXR系列恒功率充电模块“省时、省电、省心”突出优势的基础上将充电电源主要性能指标提到全新高度:更高功率密度,更宽恒功率范围,更高转换效率、更低噪音,更高防护性能、更高可靠性,产品质保期直达5年。

永联科技计划2020年第四季度推出的高效隔离双向DCDC电源产品,采用全碳化硅器件,具备宽输入/输出电压范围、高满载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超低噪音、超高防护等突出优势,应用于V2G双向充电、储能、数据中心、充储一体化等能量双向流动场景,具有极佳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产研融合,持续推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调研团专家对永联科技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永联科技在新能源业务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以客户需求和前沿技术驱动创新拓展市场取得的成绩高度认可。同时希望通过产、研融合等形式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业进步。

调研团专家与永联科技代表交流座谈

朱建国董事长表示,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的重视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储能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国家在储能产业上需要更加积极地推动和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给产业和企业足够的信心;二是行业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因此,必须要经过技术、产品创新来实现储能产业快速发展;行业的头部企业要加强合作,共同引导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在行业里推广应用。永联科技作为储能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八年来一直持续投资储能逆变器的迭代研发,希望今后能与更多的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储能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调研团专家参观充电运营管理云平台中心

参加调研的专家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课题组组长/教授陈永翀、重庆理工大学教授/原陆军工程大学教授沈卫东、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处周晓宇、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王以诚、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赵宇、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林万双、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微电网产品线总经理黄浪、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电池技术经理黎明/高级技术经理刘中柱、湘能楚天电力集团董事长陈伟其/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黄强/设计总监蓝伟科、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监黄欢庆、中国储能网记者博乐。

本期调研获得湘能楚天电力集团、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眉山加州智慧小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维龙(镇江)机电科学研究、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关键字:永联科技 储能调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