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储能关键装备 返回

储能电池热失控风险解析

作者:蒋步祥 来源:TUV南德光伏检测认证 发布时间:2020-08-06 浏览: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储能电站投入运行,国内外出现的大规模储能电站火灾事故呈高发态势,储能安全问题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报道,韩国在过去两年内发生了23起储能电站火灾事故;近期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座储能电站起火,造成四名消防员受伤,给储能行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国内方面,虽然储能电站应用处于初期阶段,但已发生的几起火灾同样引起人们对产业发展的担忧。通过对这些事故的统计调查发现,导致储能电站起火的原因很多,包括电池、电气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也包括系统保护措施设计的缺陷,PCS和BMS以及EMS等系统之间的控制及保护功能协调性不当等,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运行和维护管理不当等均也是储能电站起火的原因。

图1 韩国23起事故统计信息

针对储能系统的起火、爆炸等事故发生的原因,锂电池本身的热失控,以及电池模块和系统的热失控扩散,成为锂离子电池使用中最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何为热失控以及热失控扩散?热失控往往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发生了挤压变形、穿刺或者高温炙烤等导致隔膜被破坏引发正负极短路),或者由于电池外部短路,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热量,引发正负极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等发生分解,导致锂离子电池起火和爆炸,进而蔓延扩散。如果电池系统中,由于一个电芯产生热失控而引发其他电芯热失控,即为热失控扩散。

图2 电池热失控发生模型

很多科研机构以及各电池企业都致力于研究通过技术手段来规避电芯发生热失控的诱因,并通过开发稳定可靠的触发方法来检验发生热失控以及热失控蔓延时造成的危害程度。目前,国内外包含储能用电池热失控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相关标准有IEC62619:2017, UL9540A:2018,GB/T36276-2018等。各标准对应的应用情景不尽相同,在技术要求、触发热失控方式、测试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差异。

图3 不同标准中的热失控测试对比

通过对热失控以及热扩散测试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防范措施,主要有:

结合电芯热扩散系数,设计合理的电池间距,避免触发热失控电芯相邻电芯温度的急剧升高,降低因热传导导致的触发热失控蔓延的风险;

设计合理并且可靠的热交换策略,例如液冷技术、风冷技术、吸热相变材料技术等,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及时将该电芯散发出来的热量及时导出电池模块或系统。

BMS电路中设计合理的、必要的限制功能元件,例如当部分回路电流、电压、温度出现异常时可快速、准确的切断回路,可有效避免电能传导导致热失控发生;

设计开发具有阻燃、降温、灭火以及隔氧等功能的新材料应用在电池系统中;

设计可靠的能量以及有害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等)定向及定量释放策略,并配合可承受一定机械应力的结构,避免高温喷出物以及喷出物燃烧产生的火焰对周围电芯模块等的影响。

TÜV 南德常州电池实验室拥有多个专业的安全滥用测试室,具有防爆、废气清洗净化、废水回收处理和浸水式灭火等功能,可以提供锂电池以及系统的热失控和热失控蔓延测试评估服务,也可以配合客户为研发提供定制化测试服务。

图4 专业的安全滥用测试室

TÜV 南德常州电池实验室实验室总占地面积约6000㎡,拥有高性能进口充放电系统、进口大型步入式环境试验箱、大型三综合振动测试平台以及专业的安全滥用测试室,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提供性能测试、环境可靠性测试及安全滥用测试等服务。产品覆盖锂电池单体、模组、Pack(电池包)及系统级别的各类产品,可以满足UN38.3、国标(GB/T 36276、GB/T 31467、GB 38031)、欧洲标准 (ECE R100、ISO 12405、IEC 62133、IEC 62660、IEC 62619、IEC62620、IEC63056) 以及美国标准(UL 2580、UL1973、UL9540),致力于提供优质、安全、可靠的一站式测试服务和解决方案。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池 热失控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