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底,天津市已建成5G基站2万余个,基本实现城镇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按照党中央对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明确提出打造“全国一流5G城市”的目标,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清多次就5G发展作出指示要求,制定印发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5G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促进,5G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加快推动5G场景典型应用,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加强政策统筹营造5G发展环境
近年来,天津市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发挥电信运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支持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做好5G网络的部署规划,深化共建共享,推动在站址、用地、电力保障等方面为5G网络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绿地及道路范围内基站建设审批、出台区级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制定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等工作,不断强化通信基站基础设施属性。围绕创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企业内网改造、探索新型应用场景等方面工作,研究起草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利用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对5G基站建设、5G试点示范应用等工作进行奖励支持。建立天津市5G发展联盟,引导推动行业用户、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ICT企业和研究机构协同合作,深化与5G产业方阵等全国性组织交流合作,聚集有效资源,为5G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加强协调推动破解制约发展瓶颈
健全市区两级协调机制,副市长王卫东任天津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全市16个行政区均建立了协调机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成立了场租压降、电费压降、基站审批等多个专项工作组。通过问题清单制度,共为电信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1000余个。破解“高场租”问题,2020年第一批公共设施免费开放任务协调完成率超60%;轨道交通集团与各运营商签署免费开放协议。破解“高电费”问题,实现公共设施范围内转供电直接缴纳电费,推动优化数据中心大工业用电计费方式。破解“选址难”问题,市政务服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运输委等单位共同制定出台基站占用道路、绿地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审批流程,在扩大基站选址范围的同时解决了基站建设“无审批”问题。
深化应用创新繁荣数字经济发展
加强5G应用场景选培,组织梳理全市5G垂直行业典型应用案例108个,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10个重点领域在建项目58个,5G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天津电信联合海尔洗衣机,围绕数据采集、办公管理、智慧物流、质量管理、装备应用、智能安防6大场景,共建智能制造5G创新实验基地。天津移动与空客合作,依托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共建智能制造试验厂,借助5G虚拟专网构建“5G﹢AI视频”全球示范应用标杆。天津联通联合天津港,通过建设5G网络与MEC边缘云系统,与无人集装箱重卡等业务对接,实现5G在港口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场景的应用。积极争取国家级示范项目,天津海尔洗衣机、天津港两个5G应用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天津科大讯飞获得国家发改委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项目支持;“5G智能交通示范小镇”等项目在“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获奖;“5G智慧港口——智能集卡项目”在首届世界5G大会“5G应用设计揭榜赛”上荣获第一名。
依托中国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独特优势,相关企业加快5G与智能驾驶融合应用的相关技术标准研发。天津移动与天津大学、大唐移动打造5G智能驾驶汽车试验区。天津联通与中汽研、华为联合研究构建5G V2X融合智能网络。目前,天津已初步形成以紫光展锐、唯捷创芯、诺思等企业为引领,以芯片制造为核心,以射频前端器件、光模块器件为重点,以5G终端应用为支撑的5G特色产业链条。建成一批大型数据中心,纳入统计数据中心已建成机架5.6万个,在建数据中心机架19万个。
下一阶段,天津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抢抓发展机遇,在全速推进5G网络建设的同时,强化行业应用拓展,实现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发展生态,加快打造“全国一流5G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