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专项扶持办法》,旨在提高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发展,促进分布式供能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能源科技创新和装备产业发展。
据了解,分布式供能项目具有贴近用户端、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分布式供能也是上海清洁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2004年以来,上海已连续出台4轮《办法》,大力推动分布式供能的持续发展,成为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上海全市分布式供能项目达到62个,累计装机容量约18万千瓦,数量和规模均居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平均节能率超过30%,二氧化碳减排率超过40%,拉动社会投资约20亿元。通过示范促进研发,行业核心设备国产化也加快突破。分布式供能的发展,在节能减排、投资拉动和产业推动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办法》解读说明也指出,分布式供能项目仍需加强扶持引导。考虑分布式供能的综合效益和发展情况,由于项目的经济性和竞争力仍然不足,现阶段仍需要政策的持续推动来支持和促进行业发展。通过政府扶持提高项目经济性,通过鼓励使用来体现节能减排效益,通过政策延续来合理引导产业发展预期。
记者梳理发现,《办法》从支持对象、适用项目年限、资金来源等多个维度对扶持标准、方式等内容予以了明确。如对于财政补贴,《办法》提出,将对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建成、经评估审核确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符合标准的项目,给予节能补贴。其中,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70%及以上且年利用小时在2000小时及以上的天然气分布式供能项目,给予1500元/千瓦的基本节能补贴;对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75%及以上且年利用小时在2500小时及以上的天然气分布式供能项目,依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档次节能补贴。
除补贴外,《办法》还提出将加强电力、燃气的配套支持。按照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切实提高燃气和电力接入效率和水平,并实施优惠气价。对分布式供能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同时鼓励创新发展模式,支持分布式供能项目与智能微网系统相结合,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参与增量配网业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