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未来五到十年,硅负极电池应用会越用越好

作者:吴泽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20-08-16 浏览:

如今,锂电池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8月15日上午,纳米材料科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首届纳米能源奖获得者、清华五道口科学企业家项目授课师资崔屹,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云课堂联合每经智享会推出的“在线大讲堂·科学大家谈”上指出,可以说,当下锂电池的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不过,崔屹在大讲堂上也表示,目前的锂电技术在能量密度、单体电池成本等方面均需提升,“任何参数的巨大改变都是革命性的,将会是交通运输、电网与清洁能源革命。”

实际上,由于应用场景不同,电池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动力电池作为移动电源,在安全的前提下,对于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尽可能有高的要求,以达到更为持久的续航能力;而绝大多数储能装置无需移动,因此储能锂电池对于能量密度没有直接的要求,但在其他方面比如功率密度、成本等,在不同的储能场景中均有不同的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电池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能量密度,也就是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所能储存的能量。此外,据崔屹介绍,衡量电池性能的还包括单位成本、使用寿命、充电速度、安全性等指标,目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例如充电速度增加了,整个社会需要的充电基础设施就可以不用建那么多,因为建充电设施是需要很大投入成本的。”崔屹指出,提升这些性能,关键在于更换正负极材料,其中主要是负极材料。

崔屹对硅负极锂电池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介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研究有一个路线图,“从石墨、到硅负极,到将来金属锂等等,未来场景非常乐观。但这需要材料界、产业界、投资界等相互合作。”

据崔屹介绍,目前锂离子电池主流正极材料是金属氧化物,而主流负极材料是石墨,这一类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一般为250瓦时/千克~300瓦时/千克,但若将石墨更换为硅,则可达到400瓦时/千克,“硫锂的话,500瓦时每公斤,甚至600~800瓦时每公斤都会成为可能。”

崔屹还预测,往下的五年到十年,硅负极会被不断的应用,越用越好。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