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蜂巢能源决定重点支持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召开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0-08-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蜂巢能源”)决定联合支持2020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大会简称“CIES2020”)。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共建储能生态链,开启应用新时代。会议将于2020年9月24-26日在深圳隆重召开。蜂巢能源携钜、卓、睿三大“3S”储能产品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重磅亮相这一行业重要会议。

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电芯、模组、PACK、BMS、储能、太阳能研发和制造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

目前,公司人员规模逾2300人,其中包含具有尖端国际视野的动力锂电池研发团队及量产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1200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外籍技术专家60余人。

全球布局研发生产体系

蜂巢能源在全球布局了七大研发中心,其中,河北保定、上海、韩国和印度的研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美国、日本和江苏无锡的研发中心处于在建状态。

中国工厂建设方面,位于江苏常州金坛工厂一期已于2019年11月27日正式投产,该工厂为国内率先建成的车规级动力电池AI智能工厂,在洁净度、异物控制、自动化程度等多个方面领先行业,预计到2020年产能达到12GWh。

海外工厂建设方面,公司计划投资20亿欧元在欧洲建厂,产能24GWh,并配套建设欧洲研发中心和4万吨级正极材料工厂。其中一期项目2020年启动,2022年底投产;二期项目2025年投产。

预计到2025年,国内产能规划达到76GWh,未来全球规划总产能100GWh,具备向国内外主流主机厂稳定供货的能力。

匠心打造3S储能产品

蜂巢能源秉承汽车级的精细化管理及前瞻的3S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和产品理念(SAFE、STRONG、SMART),开创性的研发、打造了钜、卓、睿三大系列储能产品。

“钜”系列包括大、中、小型、移动储能;“卓”系列包括直流、房车、标准电池簇和梯次整包储能;“睿”系列包括云储能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及EMS能源管理系统。云储能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多源接入的数据融合平台底座,主要包括协同监控、智能运维、用能收益评估、智能预警、控制策略优化、平台开放等功能;平台远期覆盖绿色建筑、风电光伏、V2G及能源生态等相关业务。

其中,“钜·中型储能”为2019年度常州创新产品,集电池、BMS、PCS、EMS、空调和消防系统于一体,可广泛应用于台区电力扩容、电能质量治理、电力不断电维护、分布式电源并网与控制、充电站充电有序管理、应急备电等场景。

多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蜂巢能源布局源、网、荷业务,致力推动绿色电力的能源互联和数字互联,开发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多能互补微电网侧的典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产品涵盖大型储能产品、中小型储能产品、梯次储能系统、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移动式储能、EMS能量控制系统。

据了解,蜂巢能源已与电网、供电公司、发电集团、水务集团、铁塔公司、投资集团等达成重要合作,并孵化出多个具有示范意义的能源电力储能项目。

CIES2020: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为进一步探讨储能技术在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以及资源再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布局,推动并完善储能价值的市场价格机制建设,推进先进大容量储能系统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的规模化应用,有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决定于2020年9月24-26日在深圳市召开“CIES2020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据了解,本次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储能产业政策解读专场、储能安全与检测标准专场、储能系统集成设备专场、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项目开发及投资建设专场、5G基站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电力物联网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会议期间,还将权威发布《2020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据大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已获得国内外200余家权威机构联合支持,届时,这些支持单位将组团参加本次大会并做精彩报告。

分享到:

关键字:蜂巢能源 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