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石化市场正努力解决供应过剩问题,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东南亚地区的石化产品消费受到该地区多数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的拖累,二是中国经济停摆结束后长达数月的需求暴发正在减弱。由于需求低迷,亚洲地区的下游工厂继续以较低的开工率水平运营,多数生产商和终端用户都面临高库存的限制。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继续限制整体经济活动。东南亚多数国家二季度经济急剧收缩,而印尼、菲律宾和印度等国家的确诊病例数量继续激增。
全球能源化工行业市场信息服务商安迅思高级顾问约翰·理查森表示,“我认为目前中国的石化市场情况是产量超过需求,上半年一些石化产品产量和净进口量数据显示,库存过剩”。
在对二甲苯(PX)市场,虽然生产利润率疲弱导致部分生产商减产,但是供应过剩局面预计持续到9月。对于异丙醇,由于买家库存充足,预计供应会过剩。就乙醇胺而言,供应足以满足疲软的需求。
亚洲石化产品现货市场活动受到生产商和终端用户高库存的制约。安迅思分析师安娜表示,“对于合成橡胶,由于价格上涨,需求已消退。当前合成橡胶的购买兴趣减弱,是因为4~7月库存增加,而不是因为终端消费放缓。由于买家有充裕的供应,而且新产能将在8~10月投产,预计中国国庆节前补充库存的力度不会像过去几年那样强劲”。
安迅思分析师艾米表示,在聚乙烯(PE)市场,自二季度价格低迷以来,许多中国买家已建立高库存,他们消化这些库存后才会再补充库存,这将限制9月的部分需求。
至于聚丙烯(PP),安迅思分析师乔伊表示,由于东南亚主要市场可能出现第二轮疫情,且供应增加,买家仍对补充库存持谨慎态度。
(庞晓华译自英国《安迅思化工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