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占全球氢气需求21%,2040年绿氢成本将下降64%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势银能链 发布时间:2020-08-29 浏览:

来源:势银能链、中国能源报

Wood Mackenzie研究报告显示:前10个国家/地区占全球氢气需求的70%,其中中国和美国分别占需求的21%和19%。

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的最新研究显示,到2040年,绿氢的成本预计将下降多达64%。随着绿色氢项目从3.5GW增长到15GW以上,容量将足以适应新兴市场的规模。

Wood Mackenzie研究报告主要发现有:

到2040年,绿色氢气成本将下降多达64%;

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对氢气的需求仅增长了28%,在2020年达到1.117亿吨尽;

前10个国家/地区占全球氢气需求的70%,其中中国和美国分别占需求的21%和19%。此外,精炼行业和氨气合成用氢占氢气需求的三分之二。

尽管有85个国家需要氢,构成了2020年全球氢气需求的主体。但是,有61个国家/地区的氢气需求不足1%。

全球氢气生产几乎仅由碳氢化合物生产。灰色、棕色和黑色氢气占全球总产量的99.6%。因此,尽管对绿色氢有大量宣传,但几乎没有在整个价值链中还没有体现绿氢的使用痕迹。

工业副产氢或成我国中短期制氢路线突破口

目前,我国工业副产氢来自炼化石化副产氢、氯碱副产氢、焦化副产氢、煤化工副产氢等。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副产氢总产量全球第一,现有工业制氢产能约2500万吨/年。

在此背景下,氢源更易获取、更加便宜的工业副产氢是中短期内最现实、最具经济性的制氢方式之一。

有业内专家表示,从长远看,单一氢源无法满足氢能行业发展,未来氢源应因地制宜、多元发展——

沿海地区临近港口,可以用氯碱、炼化、石化等副产氢;

华北、华中地区工业发达,可用焦化和其他工业尾气副产氢;

西南地区可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电解水制氢储能;

“三北”地区可利用风光弃电等绿色能源电解水制氢。

此外,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工业副产氢也应分阶段发展,结合地域资源特点,与多种氢源齐头并进——

发展初期以示范项目为主,氢气用量非常小,对工业生产影响小,主要着眼氢源经济便利性;

发展中期以大工业项目为主,氢气用量适中,对原工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应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发展;

未来,当氢气需求和使用量巨大时,则应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统筹规划氢源分布,与其他氢源一起实现多元供给。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