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2020年电池初创企业盘点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 发布时间:2020-09-04 浏览:

电池厂商和车企潜心开发下一代锂电技术,以突破现有储能系统的极限。报告全文回顾了17家争相开发下一代锂电技术、提高电池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初创企业。

本报告重点关注电池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方面的进展。钻研正极技术的企业努力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改善电芯整体性能。为此,许多企业重新设计电池结构,力图降低电池原材料加工成本。着手改善负极技术的企业的开发重点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并降低电池成本。

许多企业努力改进电池材料,Advano将散装硅粉分解成硅纳米颗粒,然后把加工后的材料卖给电池厂商,如此一来,Advano实现规模扩张的难度比同行低。

生产新型电池组件的材料厂商竞相扩大产能,以降低成本,与现有技术实现平价。若年产能达到数千吨,初创企业即有机会建立收入来源,有利于与整机厂商和电池片及组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改进生产工艺是降低成本的另一种方式。Solid Power等固态电池企业不断对现有电池制造工艺进行创新,包括将新技术融入传统电池制造设备。

初创企业需克服技术、规模和融资方面的挑战。大多数技术进步离不开大规模部署,以保持竞争力。技术迭代若走不出实验室,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的作用有限。

政府机构、投资者和电池厂商继续根据技术、可延展性和市场化程度对电池初创企业进行投资。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规模化和商业化,往往比单纯的基础技术突破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

一组数据

6.47亿美元

本报告提及的电池创企披露的PE/VC投资和拨款总规模

1383瓦时/升

Leyden-Jar单体电芯能量密度

44,180吨/年

2030年Group14 Tech的硅基负极产能预测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